思源武陵 楓葉大道
思源啞口-勝光-武陵農場
進階路線 (台中市)

里程 37km, 總爬升 648 m
旅行日期 2013/11/20
旅行時間 9:26
留言與討論

  






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
秋天是整理思緒的季節
冬日更是與自我獨處的好時機
踩上踏板,到山裡尋找深秋的顏色
聆聽心的鼓聲,體悟山的教誨,
靜靜的 感受水的溫柔、大地的仁慈…
寂靜中 自心與天地融合在一起
潸然淚下...我觸到天人合一的感動




絕色的楓葉大道
從思源啞口出發,有勝溪上游羅葉尾溪畔,溪水清澈得讓人想一掬而飲。思源3橋是我的私房賞楓景點,清晨偏冷的色溫中,楓葉與溪流真是絕配,抬起頭,有勝溪對岸大片的白木林已沐浴在溫暖的晨光中,大地靜謐的美真是另人讚嘆。彎入勝光前的溪谷,陽光在楓樹上作畫,淙淙的流水伴著溪鳥的鳴聲合奏大自然的天籟,我抬頭望著山林,讓陽光灑在心中,讓溪水穿身而過,高舉雙手,直觸天地之心!
爬上武陵路口,視野豁然開朗,白雲後的雪山向我們招手,下滑到雪霸國家公園界碑前,我與單車一起躺在鬆軟的楓葉堆中。萬壽橋邊火紅的楓樹讓人放慢了腳步;國民賓館廣場整片的金黃與豔紅,宛如北國的夢幻之秋;醒獅園的蒼松綠竹襯托著丹楓黃葉更是讓人流連忘返。再度回到武陵路,藍天、青山、紅葉,我騎在絕色的楓葉大道上。

陰冷的天不能束傅熱血的心
北台灣連續陰雨一個多星期,灰色的天空加上潮濕的路面讓人心裡都發霉了。凌晨三點多,車友已在冰冷的街頭聚集,單車一輛輛架上蓄勢待發的汽車上,在微雨的夜色中,朝著紅葉大道飛奔而去。
五點多,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,八度西冷冽的空氣中,南山村大片的高麗菜田旁,單車旅者陶醉在冬季的銀河下。一掃北台灣連日的陰霾,上蒼以滿天的星斗回報這兩個多小時的夜巡,也預告著一段絕色的精采旅行。
六點,思源啞口,單車組裝完畢。站在有勝溪上游羅葉尾溪畔,溪水清澈得讓人想一掬而飲,復育單位曾在此放流國寶魚櫻花鉤吻鮭,等會兒,我們也將順著溪流而下,再上溯櫻花鉤吻鮭的另一故鄉七家灣溪。

專屬的高山單車道
做完暖身,十度西的冷風中出發!先往宜蘭方向,爬上思源啞口路段的高點,回望南山村。思源啞口位處兩大山脈的分隔線上,是台中市與宜蘭縣的行政界線,也是水系的分水嶺、及天氣的轉捩點。東北季風的時節,山谷中的南山村經常籠罩在雲霧中,難得如此清晰,趕緊為這蘭陽溪上游的山谷麗景留下記錄。

清晨的台七甲,車輛稀少,冷冽的空氣中帶著芬多精的清新,讓人精神百倍。騎行在大甲溪源頭的溪谷中,冠羽畫眉的「吐米酒」鳴聲一路相伴,臺灣赤楊綿延著兩側山坡,蔚為勝景,間歇出現的柳杉林,高聳筆直,震撼人心。騎行間一片寂靜,時間彷彿靜止了,車友們完全融入在如詩般的夢幻中,這一刻,我們擁抱了天地,這一刻,台七甲是我們專屬的高山單車道。

私房紅葉密境
思源3橋,大部分的車輛都是「唰」一下就通過了,如果你抱著探索的心情騎車,可能就會佇立在橋上,往下望,小溪谷一片翠綠楓林中泛著金黃與橙橘,林下的暗黑溪石上鋪滿火紅的落葉,這溪谷就是我的紅葉密境。

亢奮地下到溪谷中,尋找溪水與溪石搭配的取景角度,再取出辛苦背來的三腳架,裝上相機與快門線,把美景與心情一起表現在機背的螢光幕上。騎車與攝影是生活中令人快樂的兩件事,感性的單車旅行讓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兩種極樂,真是令人熱血的活動。

黑沉的頁岩溪石剛硬而穩重,色溫偏高的溪水纖柔又清冷,而成熟後謝幕的楓葉又是如此的火紅熱情,三者搭在一起,製造出戲劇性的對比,互斥卻又互補,對視覺與心理都是強烈的震撼與刺激,真是無言的絕配。大自然的美是如此令人讚嘆,我們在此流連,久久不能離去。

很怕遊客帶來垃圾,寫遊記時一直思索是否要公布這私房景點。單車總是帶我們到最美好的地方,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最醜陋的地方!正因為單車旅者擁有如此獨特的視野,我相信車友們都會盡力維持山林的美好,就讓我們悄悄的來,不留一絲雲彩的離去吧!

山川大地皆有情
回到台七甲,勝光派出所前的溪谷,望見有勝溪對岸大片的柳杉林沐浴在晨光中,光潔的樹幹反射著陽光,宛如一棵棵直立的白木,不只點綴著翠綠與金黃的山谷,在陽光尚未進入的谷地中更顯搶眼。此刻,我閉上雙眼,深深的體驗著美國國家公園之父John Muir的一首詩
『靜靜地,東南西北找個方向去走一趟, 體會登山者的自由。
上山去聽取山巒的佳音。
自然的安寧將注入你體內,如陽光之注入樹林。
風吹給你 它的清新,暴雨賜你能量,
煩憂一一抖落,如 秋葉。 』

在台七甲48.5公里附近,找到一條小徑,我們越野下到溪畔,陽光在溪谷的楓樹上作畫,樹梢被染成一片金黃,剛蒸發形成的迷你雲團在樹林的背陽面被襯托出來,淙淙的流水伴著溪鳥的鳴聲合奏大自然的天籟。連續按下多張快門後,我抬頭望著山林,讓陽光灑在心中,讓溪水穿身而過,高舉雙手,直觸天地之心!

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
大山看盡了風花雪月,也看盡生死流轉,但大山始終保持著無為的氣度與無限的仁慈,他明澈如泉水的智慧,總能洗滌旅行者被紅塵覆蓋的心。「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」,這是禪的行者從大山學到的教誨。
我們總是近視,把短暫當成永恆,沉浸於財富與名利間,以為擁有就能快樂,整日在得失間起伏,在狹隘中打轉,完全忘了生活的目的。大山如一面鏡子,讓我們照見自己,明白自我在宇宙中的定位。生命是如此短暫,為何還執著在暫時的擁有上?大山如導世明師,指引我們從逆境中發現富足,從平淡中發現喜悅,從生活中看出生命的意義,活出精采圓滿的人生。

勝光派出所附近是這段台七甲線楓葉最密集的地方,只要抓準紅葉的時間,道路兩側就有不錯的楓景,車友們頻頻下馬,環視紅葉,尋找最美的角度,就是要留下屬於這一季的顏色,印下屬於自己的精彩風月。

馬鰣橋下的溪谷是另一個私房紅葉密境,從橋上往下望,真是『楓岸紛紛落葉多』,深秋的蕭瑟中隱含著成熟的美麗,你是否也悟出了存在的智慧!

四時有韻,從韻而騎
爬上武陵路口,視野豁然開朗,與北國整片紅色的山林相比,台灣高山青黃帶紅的山林別具一番風味。在翠綠帶著金黃的山稜後方,終於望見藏在白雲後的雪山,平地的子民,對高山總有一份景仰與憧憬,能夠近距離的相遇,總要多望幾眼,努力在腦中留下印痕。
下滑到雪霸國家公園界碑前,路肩繽紛鬆軟的楓葉堆有著令人無法阻擋的魅力,直接踩進窸窸窣窣的落葉中,迫不及待地投入她溫柔的懷抱 。

過了收費亭,七家灣溪是大家目光投射的焦點,靜謐的溪谷匯集了山林的靈氣,蜿蜒的河道中丹楓處處,湛藍的溪水映照著片片的金黃與朱紅。『楓落河梁野水秋』,大家屏氣凝神,就是想要感受這如詩的河谷。七家灣溪不只是櫻花鉤吻鮭的故鄉,也是詩人與攝影師的心靈故鄉。


萬壽橋邊的山壁上,有一株枝葉茂盛的楓樹,每年都會在初冬換穿全身的豔紅,絕少讓人失望,所以被稱為迎賓楓。過橋後左轉,我站在迎賓橋上回望萬壽橋與迎賓楓,那畫面頗有日式秋景的禪風,請卓老師騎上萬壽橋,按下了快門,「四時有韻,從韻而騎」,我也為這張照片取了頗有禪意的標題。

武陵紅葉迎賓
招呼大夥兒先往國民賓館,楓林木屋及國民賓館廣場都是官方推薦的賞楓地點。賓館旁的森林咖啡有日本雞爪槭聚落,咖啡香與小紅葉聯手打造季節的幸福。賓館後方就是廣場,廣場邊有大片的楓林,一棟棟的木屋就座落在色彩的調色盤中。
剛進入廣場的前端,遠遠的就聽到此起彼落的讚嘆聲,當我們望見成排的金黃與橘紅在前方展開,不由自主的也一起加入張嘴齊嘆的行列。
國民賓館廣場上有許多變色植物,高大的落羽松穿著金色黃袍、披著紅色圍巾,雍容華貴的領著變色部落接受詠嘆。金陽染紅了紅榨槭,紅葉乘著秋風在地上旅行。楓香與青楓圍繞著廣場,紅黃綠三色交接,強烈的對比型塑出台灣特有的秋色。我們循著季節的韻律而來,陶醉在大自然最壯麗的交響樂中。




繽紛秋瑟
入口花園綿延的鼠尾草呈現數大之美,提醒人們蕭瑟的秋日還是有紫色的浪漫。沿著七家灣溪旁的賞鳥步道前進,桃花莊後方的銀杏林讓人屏息,迷你版的銀杏林道雖然無法與北國的壯闊相比,但這片亮麗的金黃卻已讓車友們流連忘返,久久無法離去。

遊客中心前的醒獅園是武陵另一個賞楓重點,一叢巨大的青楓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,幽雅的樹形在滿佈紅葉的地面印出迷人的剪影,我醉臥在金紅的地毯上,仰望這一季的美好。一旁的櫻木林剛好形成強烈的對比,繁華落盡的枝頭掛著本季最強烈的蕭瑟,地面如茵的綠草卻又遙指著新生的希望。


行政中心、蔣公行館旁的水池是老鳥的私房景點,青楓圍繞著水池,丹楓葉落入秋水,滿池落英的水面映照著藍天與母株,多壯烈的離別氛圍!強烈的情緒往往能激發創作的靈感,我用慢速的快門,留下了一幅「動與靜」的半抽象照片,也將這一季的楓紅悸動永遠凍結在心中。

登山車專屬加碼行程
登山車友,如果回程體力還足夠,可以加碼勝光附近的越野小行程,從陵后宮前方的農路進入,雙軌的泥石路蜿蜒在溪谷中,一側是有勝溪,一側是高麗菜田,金秋的微醺後再玩一下泥土,是最美好的ending.

回到台七甲,雲霧從宜蘭的方向飄過來,能見度很快就降低了。趕緊從背包中拿出燈槍,糟糕,忘了充電,已經沒電了.....

還好,車友多帶了兩顆備用的金頂Duralock電池,我的燈槍可使用三種電池,裝上3號的金頂電池後就大放光明。令我驚訝的是,把單車放進我的廂型車時忘了關閉燈槍,回到家時才發現燈槍還亮著。平常我用3號的充電電池都維持不到兩小時,索性就做個實驗,看看能維持多久?一顆Duralock竟然可讓我的燈槍維持 11.5 小時,雖然兩者的亮度都會隨時間遞減,但也太神奇了。以後我也要準備兩顆金頂Duralock電池在背包中備用!

地圖、路線、軌跡、航跡及拍照地點(地圖上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,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,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,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)

坡度分析圖

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

  

Facebook 留言板
[回首頁]         [ 留言與討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