洄瀾驚嘆 - 初心者的單車旅行
七星潭-太魯閣-天祥
進階路線 (花蓮縣)

里程 41.5km, 總爬升 591 m
旅行日期 2013/10/26
旅行時間 5:40
留言與討論

  


湛藍的蒼穹下,山與海在新月的海灣邂逅,太平洋西岸的絕色迴瀾猶似大地母親的子宮,一波波的浪濤如同胎音般不斷地呼喚遊子,我們化作海鷗,翱翔在潔白的礫石灘上,微風吹過髮稍,乘風飛起,從立霧溪的出海口上溯,視野由寬廣的自由轉為狹窄的驚險,倏然進入了山高谷深的峽谷,跟隨著溪水穿石環山,迂迴蜿蜒,如腸之迴,如河之曲,鬼斧神工,無言讚嘆!




初心者的單車旅行

一群背著登山背包的行義童軍(高中生)從花蓮火車站走出來,帶著初生之犢的勇氣與靦腆的笑容迎向洄瀾的陽光,嫩稚的臉龐上閃著一絲脫離父母監督的笑容,大步邁向事先預約好的單車租借站。

小隊長分配好公糧與器材後,孩子們嘗試將背包中所有的物品塞進馬鞍袋中,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使用馬鞍袋,費了一番功夫才讓所有物品就定位,終於,單車旅行的FU出來了,青春無敵,出發!

夢幻的藍

在震耳的戰機引擎聲中爬上海岸邊的山丘,望著大山大海,這群青少年有「出運」的感覺了。滑向海邊,爬上海堤,「哇!太夢幻了!」眾人齊呼。碧藍的海水,白色的礫石,遠方的清水斷崖雄偉壯麗,綿延的青色山脈如強壯的手背,摟著這一彎輕柔的海岸,美麗的白紗公主與俊俏的白馬王子在沙灘上奔跑,美景加婚紗,童話般的畫面讓這群青少年如痴如醉。

「走,我們來拍照」,大家牽著車到白色礫石灘上,以海灣及群山為背景,留下年少展翼的記錄。用相機拍了幾張後,再補一張手機上傳,讓家長也同步分享青澀的喜悅。

就當收到第一個「讚」時,忽然驚叫聲四起,一陣大浪打上來,頓時所有人都陷在白花花的海浪中,趕緊往上撤,檢查人員與裝備狀況,大部分團員的鞋子都溼了,有兩位的單車被海浪衝倒,馬鞍袋進水,幸好物品都另用塑膠袋包裝,無礙。剛好趁這突發狀況,引導孩子們反思:戶外活動中各種事前準備的重要性。


看見自己

雖然踩著溼鞋,想飛的心還是輕快地低飛過七星潭讓人陶醉的藍。

匯入193縣道後加速北上,車流少,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享受著單車道的從容。

轉入台8線,心曠神怡地穿越亞泥前的鳳凰林蔭大道。

接著,當然要在「東西橫貫公路」的牌樓前,拍下太魯閣的定裝照!

掌聲從牌樓開始響起,加油聲不只鼓舞了孩子,更加深了單車旅行的感受。

在小小的榮耀下轉入長春祠,這是每個團員在旅行計畫中都有列入的景點,也許太常出現在教科書中,長春祠已經成為太魯閣的代表圖像了。可以自己騎單車,拜訪教科書中具代表性的地方,當然很有成就感!走在長春祠的步道上,耳邊盡是聽不懂的語言與各種腔調的華文,國際視野的培養不再只是父母師長的嘮叨!旅行讓人從不同的角度看見自己。

引爆熱血

從寧安橋到溪畔是第一段爬升,行進的隊伍因體能的差異開始拉長。中途白沙橋的大型坍塌修護工程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,施工的大型機具與崩塌的坡面相較,猶如小人國的積木玩具,經過時還是不自主的抽車加速通過,與大自然的力量相比,我們總是不堪一擊!

在志清亭重整隊伍,魚貫地騎出溪畔隧道,景觀丕變,士氣為之一振,左側是直立的山壁,右側是千仞的深谷,公路鑿石穿壁、蜿蜒漩升,每一個轉彎都是驚嘆,每一座山洞都是曠世雕琢,連串的加油聲更是強力的催化劑,引爆前進的熱血,沸騰到頂點。雙腳的踩踏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,在初心者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痕。

曠世雕琢

立霧溪如一把利刃,剖開太魯閣高聳插雲的絕峰,形成又深又窄的峽谷。從燕子口步道東端一直到慈母橋是太魯閣的精華,兩岸山壁緊鄰對峙,綿延的錐狀山洞如花雕迴廊,與對面山壁上千百個自然侵蝕而成的壺穴相呼應。


團員們不時的停在路側,向上望,千峰萬仞,險峻的地勢令人震懾。向下俯瞰,立霧溪水湍急如萬馬奔騰,大理石岩壁的節理與褶皺更是讓人驚嘆。

沿路都在欣賞水石之美,忽然出現幾棵巨大而樹姿優美的茄苳樹,我們到了燕子口步道中間的靳珩公園。

上到觀景平台,俯瞰峽谷中的印地安酋長岩,真是讓所有人都稱奇的地理景觀!

團員們在平台上休息、拍照、探索雕像與碑文,了解中橫興建的歷史。我在販賣部點了一杯咖啡,服務人員還貼心的附上餅乾小點心,坐在觀景台的野餐桌享用我的下午茶,看著青春洋溢的團員在大美的峽谷中優遊,心中浮現的就是那句老團長的話「童軍團長是坐在搖椅上的」!只是,下午茶還沒享用完,團員們已靠攏過來,「團長,可以吃嗎」,餅乾瞬間蒸發!

想飛的心

靳珩公園後的公路開鑿在福磯斷崖下,對岸是錐麓斷崖,垂直的大理石峭壁拔地矗立,兩座斷崖相距僅有20多公尺,是峽谷中最驚險的路段。

約好在步道西端集結,後段就以個人的節奏前進,依興趣探索立霧溪百萬年來的精雕細琢。

再度匯入車流後,讓體能好的團員輪流領騎,我押後拍攝團體穿梭在峽谷的全景。


那知這群行義童軍如脫韁野馬,全力往前衝,根本就不等我,『是要考驗團長的體力嗎』?拼了老命也要掙回尊嚴,抽車追趕,漸漸地他們慢了下來,團長還是以耐力及技巧扳回老面子。


九曲洞步道因為嚴重崩塌,持續封閉中,我們只能利用九曲洞隧道前進,這對單車旅行初心者也是全新的體驗。雖然大家都進出過無數的隧道,但都是第一次騎著單車進入這麼長的隧道,呼吸著隧道內的空氣,聽著車輛呼嘯而過,用身體的每一吋肌膚感受氣流的震動與溫度的變化,慢慢地用自己的汗水通過隧道內的每一盞燈,這種「真實的旅行」絕對不是坐在空調的車廂中所能想像的。

通過隧道,在九曲洞步道另一端遙望無法進入的步道。

熟悉又陌生的祕境

出隧道後是最後一段爬升,團員的體力差距讓隊伍越拉越長,交代好在慈母橋集結,我不時的靠邊拍下團員個人照,漸漸地後移到隊伍最後端,一路鼓勵團員依照自己的節奏前進,我殿後讓所有人都有安全感,感覺騎再慢都有人陪,也就能在辛苦的踩踏中仍然保持五官與心靈的開放,感受周遭天地的大美。


在慈母橋暫歇後直攻合流營地,過了岳王亭後望見公路左側露營地的標示牌,團員們興奮地大喊「營地到了」!

略顯疲憊的臉龐綻放出燦爛的笑容,完成挑戰的喜悅與興奮溢於言表。協力把單車扛下營地,熟練地搭起個人帳,剛好天色也漸漸暗下來。營燈亮起,埋鍋造飯,眾人在野餐桌邊分享一整天的感受,這是單車旅行最放鬆、最美好的時刻。

營地前後盡是高聳的奇峰崖壁,一半遁入溪谷,一半直飛衝天,崖峰常隱於雲中,崖底溪水洶湧澎湃、營地整個籠罩在潦原浸天的溪流聲中。入夜後,完全沉浸在原始的山林氛圍裡,升起營火,溫暖身體也照亮心靈,星辰橫亙在峽谷狹長的天際,銀河若隱若現地向旅人招手,訴說著宇宙最深沈的祕密。我們騎車、我們露營,在大家最熟悉的洄瀾,享受最陌生的祕境!

地圖、路線、軌跡、航跡及拍照地點(地圖上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,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,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,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)

坡度分析圖

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

  

Facebook 留言板
[回首頁]         [ 留言與討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