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慕谷慕魚的空靈水石、秀姑巒的激流泛舟、與六十石山的金針花海,一直都是我們家保留在口袋的旅行名單,暑假前就計畫了這趟花連之旅,趁著這次家庭旅行,我終於可以利用單車加上橡皮艇,深度閱讀花東縱谷的這三處瑰麗山水,更重要的是,我不是一個人進行極限旅行,還有女王、公主、與王子同行,享受全家一起出遊的天倫之樂!我們不是勇腳,我們是如何辦到的?趕緊往下看... 慕谷慕魚 寶藍密境 慕谷慕魚名列台灣百大密境,因為開發較晚且有管制,仍保有原始風貌,溪水湛藍、巨石嶙峋,處處深潭、空靈靜謐,水石相映、麗景天成,有「小天祥」、「台灣九寨溝」之稱,更難得的是,這渾然天成的仙境,不只可以遠觀,還可以入水親近,這對孩子是最大的誘因,對單車客也是上天的恩賜,夏日高強度的踩踏後早已全身濕透,直接跳入寶藍的溪水中,感受源自高山的清涼,通體舒暢,汗臭一掃而空,真是單車旅行的天堂。 慕谷慕魚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, 是由清水溪侵蝕大理石所成的峽谷地形,由花蓮走台9丙,再銜接台14線即可到達銅門村,過銅門隧道後,在楊清橋前沿著清水溪畔的產業道路進入,初時狹窄,不久就豁然開朗,青山、綠水、白石、激流,宛若世外桃源。當地主要居民是「太魯閣族」人,十八世紀時有八個家族由南投遷居而來,最大的家族名稱為「慕谷慕魚」,地名有此而來。 派出所到楊清橋約3公里,慕谷慕魚的清水產業道路約3.5公里,沿途有多座隧道,有些隧道內會滴水,路面濕滑,有的隧道很長,一定要帶前燈,不然在隧道中段,四周會一片黑暗,大腦因為缺乏視覺的參考,有點像閉著眼睛騎車,平衡會產生困難。部分路段有岩壁出水漫過路面,可以享受過水的樂趣,但如果是在背陽面, 道路表面會變得異常濕滑,一定要放慢速度,不要嘗試大角度的轉彎。 慕谷慕魚是生態保護區,每日限定進入人數,上下午各300人,可以在三天前利用警政署的入山許可證作業系統線上申請,也可以到銅門派出所現場申請,但旺季時常常會被預先申請殆盡,因為外地遊客車程的關係,上午有剩餘名額的機會較高。 一趟騎下來,保證全身汗水濕透,背後也會留下一道烏黑的水痕,背包可以先上背包套,出來以後到龍澗冰品,背包套連同車衣車褲一起沖洗一下,再吃根冰棒,乾淨又全身清涼,騎回花蓮就差不多乾了。買點土產,背著攜車袋,跳上火車,不到一個小時,就可到達台灣激流泛舟的聖地 - 瑞穗。 秀姑巒激流泛舟 秀姑巒激流泛舟可說是台灣最親民、最普及的極限運動,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,秀姑巒儼然成為台灣泛舟的代名詞。秀姑巒溪是地質學家口中的台灣「最有個性的河川」,發源於中央山脈,沿花東縱谷北流,於瑞穗鄉東折,橫切海岸山脈出海,是東部最大的河川,也是唯一向源侵蝕切穿海岸山脈的河川。 中央山脈屬歐亞板塊,海岸山脈屬於較年輕的菲律賓板塊,橫切海岸山脈的這短短22公里,就有五種不同的地質,一趟泛舟下來,也彷彿經歷了一場地質之旅。 瑞穗到大港口間的秀姑巒溪峽谷,穿越20多處激流、險灘,沿途峽谷雄偉、奇石林立。出發不久就有小激流,算是震撼教育,大家稍為熟練後,馬上就進入連續的水戰中,一路且划且戰,應付各種不同的水文,再抽空欣賞壯麗的峽谷景觀,遇到敵船翻覆、或同船的朋友落水,還要緊急營救。奇美吊橋後是最驚險的激流,過了奇美後,潭深水闊,伴隨一連串漩渦與險灘,末段長虹橋前,河床豁然開朗,「秀姑漱玉」為這精采連連的三個小時劃下句點。 為了這次泛舟,我們特別準備了防水相機AW100(本文中16:9比例的照片全出自這台相機),實際測試的結果,防水能力完全達到我們的需求,不只經得起泛舟中嚴厲的水戰考驗,水下拍攝品質也可圈可點。原來想用GPS記錄航跡,但GPS的防水等級不夠高,萬一落水,可能就掛了,所以直接啟動相機的GPS功能,不只直接記錄經緯度到每張相片中,同時也記錄了整個泛舟的航跡。AW100更那我驚訝的是,錄影畫質一點也不輸我的手持式攝影機,因為AW100有光學防手震,視訊部分的資料速率又比手持式攝影機高,雖然都是Full HD全高清的畫質,但畫面動作大的時候,AW100的畫質明顯高過手持式攝影機,看來,不只有水的場合可以用它,以後的單車旅行,需要用視訊記錄時,也可以好好地利用它。 北迴線的火車票很難買,所以我們一大早開車到羅東,再轉搭區間車,九點多全家就在花蓮呼吸太平洋的空氣了。陪著家人到火車站前租機車,確定沒問題後,我就趕緊先上路,同樣都是兩個輪子,他們用的是吃油的合金汽缸,我用的是喝水的人肉汽缸,當然要先上路,這就是為何我稱這趟行程為極限旅行的原因之一。 沿著台9丙南下,到干城後轉個大彎,朝西北方往銅門,四線道縮為兩線道,這段的台9丙景色宜人,成排的黑板樹構成的綠色隧道讓人不自覺地放慢了速度。
在仁壽橋前,我選擇直行進入榕樹部落,有小路就騎小路,這幾乎成了我選擇路徑的原則。仁壽橋旁有慕谷慕魚的遊客中心,可惜,我到訪地時候剛好在整修。 與家人在銅門派出所會合,順利辦完入山証,就朝龍澗的方向騎進去了。 銅門發電廠的吊橋 未竟的台14,能高越嶺道如果能夠全程修護,就能從西部的屯原騎登山車越嶺到這裡了。 發電廠的巨型水管
過了一號隧道,在楊清橋前轉入清水西畔的產業道路,派出所到楊清橋約3公里。 產業道路0.5公里處,聚集了幾家原住民開設的簡易商店,是最後補給點。 過了商店後,河谷豁然開朗,寶藍的溪水張開雙臂迎接我們。 不久,來到彎月谷,慕谷慕魚的代表景點,因為溪中一塊形如彎月的岩石而得名。溪水碧綠清澈,大理石崖壁和溪水相映,峽谷中迴盪著空靈的水石之美。 家人已經騎到前方玩水,雖然是家庭旅行,在兩輪移動時,我還是享受著獨立思考的自由。 清水產業道路約3.5公里,沿途有多座隧道,有些隧道內會滴水,路面濕滑,有的隧道很長,一定要帶前燈,不然在隧道中段,四周會一片黑暗,大腦因為缺乏視覺的參考,有點像閉著眼睛騎車,平衡會有點困難喔。 部分路段有岩壁出水漫過路面,可以享受過水的樂趣,但如果是在背陽面, 道路表面會變得異常濕滑,一定要放慢速度,不要嘗試大角度的轉彎。 與幾個國家公園相比,慕谷慕魚的景觀毫不遜色,而且更親民,最重要的是,對單車友善多了! 產業道路一直沿著攜畔蜿蜒,一路溪水湛藍、巨石嶙峋,處處深潭、空靈靜謐,讓我頻頻停駐,走下溪谷拍照。 到達家人的戲水處,把單車扛到水岸邊。 這才是登山車走的路
經過詳細的規劃,單車旅行是可以與家庭旅行融合在一起的。 公主與王子站在溪中享受被魚親吻的快樂,趕緊拿出為這次極限旅行特別準備的防水相機AW100,試試它水中拍攝的能耐。 不只防水,影像的品質就傻瓜相機而言也是上乘。 本文中16:9比例的照片全出自這台AW100. 夏日高強度的踩踏後早已全身濕透,直接跳入寶藍的溪水中,感受源自高山的清涼,通體舒暢,汗臭一掃而空。全副武裝的單車客入水引來現場一陣騷動,我成了鎂光燈下的焦點,女王用單眼相機拍我時,孩子們也搶著要用新相機拍照。 應現場觀眾要求,我爬回岸上,扛著單車擺Pose,公主記錄下這歷史的一刻。 繼續上路,大理石峽谷左方隱約可見慕谷慕魚的產業道路。
涉水,夏日單車的享受。 我用單車閱讀台灣。 濕透的座墊,承載了多少熱血旅行! 巧奪天工的隧道,洞內滴著水,宛如白楊步道的水濂洞。 峽谷忽而狹窄,忽而開闊,斷岸千尺,陡峭秀麗,不由讓人心懷敬畏,感覺渺小。 路旁岩壁小型的岩瀑中躲藏的紅色螃蟹。
大理石經千萬年的擠壓,摺皺變化萬千,鬼斧神工,風情萬種。水石相映、麗景天成,真是親民的「小天祥」。 最後一個山洞前方,有一座小瀑布,瀑布下方的深潭散發著寶藍色的琉璃光芒,讓人想要一躍而下、一親芳澤。
看到吊橋,終點的清水發電廠快到了。 清水發電廠,清水產業道路3.5公里,慕谷慕魚的終點。
回程直奔吉安,安排家人去參訪慶修院(五年前環島時在花蓮待最久的一個點),我到附近找吃的,意外發現吉安中山路上的慶豐麵店,手工的粗麵條,香Q有嚼勁,而且用料超實在,雖然裝潢很普通,但食物的CP值超高,值得推薦。 騎回花蓮買點土產,背著攜車袋,跳上火車,不到一個小時,我們就到達了台灣激流泛舟的聖地 - 瑞穗。友人來接我們,我的人肉雙汽缸力拼16氣門的合金汽缸,上氣不接下氣的噴上了舞鶴臺地,友人給的獎賞是陽台上的一把涼椅、一夜寂靜的星空,海拔兩百的夏夜清涼,平地可見的銀河,真是台灣西部無法想像的自然饗宴,我心足矣! 早早吃完早餐,將背包與單車寄放在車站前的店家,事先約好泛舟公司的專車來載我們到秀姑巒溪畔的泛舟中心。經過安全講解與簡單的操舟講解後,準備出發了。 出發不久就有小激流,算是震撼教育。 大家稍為熟練後,馬上就進入連續的水戰中。 一路且划且戰,一邊要應付各種不同的水文,一邊要應付四面八方來的攻擊。 這一船是有備而來,整船好幾隻強力水槍,只聽到 "好相機喔" ,多道強力的水柱與漫天的水花就迎面而來。 上回來泛舟已是十多年前,普及型的數位傻瓜相機才剛問世不久,那時為了留下泛舟的記錄,只能買拋棄式的底片相機,相片品質當然無法苛求,現在的防水數位相機不只防水,相片品質一點也不打折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 再來一段全高清的影片,才能體會現場水戰的激烈。我也很驚訝,防水相機的錄影畫質一點也不輸我的手持式攝影機,因為AW100有光學防手震,視訊部分的資料速率又比手持式攝影機高,雖然都是Full HD全高清的畫質,但畫面動作大的時候,AW100的畫質明顯高過手持式攝影機。當然,我的手持式攝影機已是四年前的科技,自然不能同時相比,但可以推論的是,大部分的人應該用傻瓜相機的錄影功能就已足夠了。 (要看得過癮,按下播放鈕後,請再選擇全螢幕,並選擇1080P或720P畫質觀賞) 秀姑巒激流泛舟可說是台灣最親民、最普及的極限運動,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,秀姑巒儼然成為台灣泛舟的代名詞。 秀姑巒溪是地質學家口中的台灣「最有個性的河川」,發源於中央山脈,沿花東縱谷北流,於瑞穗鄉東折,橫切海岸山脈出海,海岸山脈屬於較年輕的菲律賓板塊,橫切海岸山脈的這短短22公里,就有五種不同的地質,一趟泛舟下來,也彷彿經歷了一場地質之旅。 中途有兩段,救生艇會把數艘橡皮艇串起來,拉著大家,享受飆船的樂趣。 再來一段飆船過激流的影片(要用最高畫質觀看,按下播放鈕後請再選擇全螢幕,並選擇1080P或720P畫質觀賞) 中途靠岸休息後,我們決定前後左右對調,平衡一下雙手。小王子調到最前方,頓時露出攻擊手的本性。 奇美吊橋後是最驚險的激流,過了奇美後,潭深水闊,伴隨一連串漩渦與險灘,末段長虹橋前,河床豁然開朗,「秀姑漱玉」為這精采連連的三個小時劃下句點。 這是利用AW100記錄的航跡檔再加工製作的航跡圖與拍照地點圖 。 午餐小憩後,搭泛舟公司的專車回到瑞穗,到車店取車,趁家人在辦租車手續時,我先踩上單車騎進193線道,瑞穗到玉里間的這段,算是193的精華了。 慵懶的夏日午后,靜謐的193。 每個時節的193,風景都不同,但都是同樣的遼闊、同樣的美。 後方傳來家人的呼喊聲,補給隊趕上來了。兩輛機車、一輛單車,構成193線道上絕美的天倫風景。 有家庭旅行的歡樂,又有獨處思考的空間,我還可以保有用單車閱讀台灣的方式,這真是一趟絕妙的旅行。明天,我們將挑戰地獄天堂的六十石山,請見下篇遊記。 地圖、路線、軌跡、航跡及拍照地點(地圖上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,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,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,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) 坡度分析圖 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 Facebook 留言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