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虎寮潭是北勢溪上游的一處曲流,距離坪林約4.5公里,這裡群山圍繞,麗景天成,除了優美的吊橋、深潭、茶園等景觀,最特別的是狗齒岩(虎齒岩)地形,這一段的北勢溪有強烈的造山運動遺跡,溪床上處處可見大片被擠斷撕裂的岩層,這些岩塊被溪水長期侵蝕,形成不規則狀,宛如狗齒般。站在虎寮潭吊橋上,望著這些狗齒岩,讓人活生生地感受到大自然運行力量的巨大與人類相對的渺小。 虎寮潭入口在坪雙路4公里處,這條通往虎寮潭的產業道路是條無尾路,在某些地圖上被標示為「虎寮潭路」,虎寮潭路越過北勢溪後,沿著左岸蜿蜒前行,到了粗石斛吊橋就是道路終點了。什麼?不說是環線嗎?怎麼這就沒路了?是環線啊?但沒有人規定一定要騎道路啊!如果你用的是登山地圖,應該可以找到一條虛線,從粗石斛吊橋到對岸,爬上階梯後就是大舌湖步道,這條幽靜的步道連結了粗石斛與漁光。 大舌湖步道因為漁光這一端起點的地名「大舌湖」而命名,大舌湖不是湖,是北勢溪一處三百六十度轉彎的曲流所形成的深潭,從遠處看,這段曲流地形宛如大舌吐信,所以舊名「蛇舌湖」。大舌湖步道沿北勢溪溪谷闢建,全程水泥路面(很可惜,不是原始的泥石路面),沿途有茶園、山櫻木,柳杉林等景觀,溪水一路相伴,鳥囀蟲鳴,林蔭蔽天,夏季也很涼爽。初春到訪,更可見到櫻花、梅花齊放的美景。 出了大舌湖步道,接上柏油路面,前行不久就是大舌湖,來到這裡一定會鎮攝於此處的幽深與寧靜,翠綠的山丘環抱著稀疏的農舍,好像映射著心靈深處的某種意象。伴隨著碧綠潭水蜿蜒的道路,是這環線上最優美的曲線。 不要急著回到坪雙路上,經過漁光派出所一定要停下來,找一位資深的員警聊一聊這裡的故事。派出所後方有一座古樸優美的古石橋,石橋後方是通往漁光國小的舊路,以前這條陡峭的山徑是通往漁光唯一的道路,員警及居民進出都是利用這條山徑,仔細觀察派出所後方,還可以發現一道老石牆及舊式的大門石柱,原來派出所以前的大門是面向石橋及山徑。後來,產業道路開通,派出所整建才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向。石橋旁還保留著舊石碑,記載了建橋的發起人及 捐獻金額,最多是十丹,想像一下,這是怎樣的一個時代背景! 我從台北出發,經南深路、106乙(豐田道路)到坪林,南深路是南港到深坑的捷徑,避開市區道路的擁擠與吵雜,呼吸新鮮空氣的代價是海拔兩百公尺的長上坡,就當作是熱身吧。更長的上坡是106乙,高點約海拔600公尺,吃下一個風櫃嘴後得穿上風衣,在茶香的陪伴下一路下滑到坪林。從坪林走坪雙路(北42)到虎寮潭入口只有四公里,但沿路上上下一點也不輕鬆,從四公里處滑下虎寮潭,哇!怎麼比腦中的印象美太多了! 大約一個多月前驅車來虎寮潭,為四月份要舉辦的童軍活動探勘,也許因為當時心裡在意的都是大團體吃住的安排、及活動的規劃,該看的都看了,在腦中留下了紀錄,但卻無法好好的體驗周遭環境。這次單車旅行重遊,心情是柔軟放鬆、平靜、完全舒展開放的,眼睛看到的比以前多了許多細節,耳朵聽到以前沒有紀錄的聲音,鼻子聞到的味道也是上次完全沒注意的,更重要的是,這些感受不只回饋到腦中,還進入了心裡,在意識的深層與大自然有了對話,如同灌頂般接受了大地的印心,感受到這世界運行的巨大能量與美好。 虎寮路全程都是柏油路面,過粗石斛吊橋後的階梯是唯一需要扛車的地方,還好階梯只有幾十階。大舌湖步道是水泥鋪面,接上大舌湖的產業道路後往上爬行,最後接到北42縣道的漁光橋 (約7.5公里處)。如果不走原路回台北,有兩個選擇,利用北43(璋空子路)或乾溪路翻過一座山到平溪,再走106縣道回家,如果路不熟,回坪林轉北宜公路是最簡單的方式。從台北出發全程約97公里,總爬升達1500公尺,我歸類為輕挑戰路線,是長假期後減重的好選擇。請衡量自己的體能狀況,如果挑戰太高,也可考慮4+2到坪林,從坪林開始的環線就輕鬆多了,畢竟享受旅行是最重要的。 106乙縣道(豐田道路)高點前 坪雙路上的虎寮潭入口,從這裡右轉虎寮潭路。 虎寮潭路上望見的茶園與北勢溪谷 到了虎寮潭,最吸睛的就是這狗齒岩(虎齒岩)地形,在這裡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強烈的造山運動力量,溪床上處處可見大片被擠斷撕裂的岩層,這些岩塊被溪水長期侵蝕,形成不規則狀,宛如狗齒般。站在虎寮潭吊橋上,望著這些狗齒岩,生生地感受到人類是如此的渺小。 虎寮潭吊橋 愛駒Matts HFS XT深深地融入人工與大自然合力雕塑的圖樣中,真速配!這次全程onroad,所以換上長途旅行用的防刺胎輪組。 沿著北勢溪左岸蜿蜒前行 沿途的虎齒地形讓人頻頻駐足 花兒捎來春天的信息 粗石斛吊橋,過了吊橋就是大舌湖步道了。 下馬威!別驚慌,這段階梯是全程唯一需要扛車的地方 過了階梯,是一段陡上的斜坡
,從這裡開始都是水泥路面,直到大舌湖端的步道盡頭。 接下來都是緩坡及平路 步道沿北勢溪溪谷闢建,沿途有茶園、山櫻木,柳杉林等景觀 林蔭蔽天,夏季也很涼爽 溪水一路相伴,鳥囀蟲鳴。
初春到訪,更可見到櫻花、梅花齊放的美景。 大景看完,換一下胃口,也來欣賞一些小景。「境界有大小,不以是而分優劣。『細雨魚兒出,微風燕子斜』,何遽不若『落日照大旗,馬鳴風蕭蕭』?」 大舌湖步道因為漁光這一端起點的地名「大舌湖」而命名,大舌湖不是湖,是北勢溪一處三百六十度轉彎的曲流所形成的深潭,從遠處看,這段曲流地形宛如大舌吐信,所以舊名「蛇舌湖」。 來到大舌湖,一定會鎮攝於此處的幽深與寧靜,翠綠的山丘環抱著稀疏的農舍,好像映射著心靈深處的某種意象。 伴隨著碧綠潭水蜿蜒的道路,是這環線上最優美的曲線。 不要急著回到坪雙路上,經過漁光派出所一定要停下來,找一位資深的員警聊一聊這裡的故事。 派出所後方有一座古樸優美的古石橋 古樸的百年石橋 石橋後方是連接漁光國小的舊步道,派出所員警告訴我們,民國六十幾年時,這條陡峭的山徑是通往漁光唯一的道路,員警都是走這條路到派出所上班的,附近的民眾也都是利用這條山徑。 石橋旁還保留著舊石碑,記載了建橋的發起人及 捐獻金額,最多是十丹,想像一下,這是怎樣的一個時代背景! 仔細觀察派出所後方,還可以發現一道老石牆及舊式的大門石柱,原來派出所以前的大門是面向石橋及山徑。後來,到大舌湖的產業道路開通,派出所整建才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向。 沿著大舌湖的產業道路後往上爬行,最後接到北42縣道的漁光橋 (約7.5公里處)。如果不走原路回台北,有兩個選擇,利用北43(璋空子路)或乾溪路翻過一座山到平溪,再走106回家,如果路不熟,回坪林轉北宜公路是最簡單的方式。
坡度分析圖 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 Facebook 留言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