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屏東是個充滿陽光的地方,冬季的北方還籠罩在東北季風的陰霾下時,這裡卻是豔陽高照、萬里晴空。4+2帶著全家大小,到賽嘉享受溫暖的陽光,在光蠟樹下一邊野餐、一邊欣賞滑翔翼與輕航機起降,再順著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來一趟部落巡禮,一趟兼具知性、感性、探涉、休閒、團聚的單車旅行,同時滿足全家大小,是秋冬與春季很好的選擇。 185縣道從屏東縣東北方的大津,一路順著中央山脈與屏東平原的接界處蜿蜒到枋寮,所以屏東縣把185縣道命名為沿山公路。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有兩小段與沿山公路共線,所以也沿用公路的名稱,但大部分的路段遠離沿山公路,順著農路、鄉道繞經口社、馬兒、安坡、青山等四個部落,宛若一條百步蛇,串起了四顆原鄉的珍珠。這專用道的名稱並沒有統一,有些單位稱為沿山公路北段自行車專用道、或沿山公路自行車道,茂林國家風景區的網站則稱它為馬兒青山觀光自行車道。 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的起點在185縣道17公里處的賽嘉樂園,從賽嘉樂園出來右轉北上,185縣道旁用護欄隔出了單車專用道,一路筆直到賽嘉航空公園,然後就與沿山公路分道揚鑣,單車專用道沿著鄉道往口社部落,口社國小與部落間的口社橋是八八水災後重建的新橋,綠橘相間的彩繪圖騰代表著部落在向旅人招呼。站在口社橋上望著口社溪,還可以清楚感受到2009年莫拉克颱風對三地門帶來的重創。口社是一個排灣族部落,舊名莎卡蘭(sagaran),族人稱口社溪為莎卡蘭溪,是族人的生命之源。排灣族傳統以狩獵與燒墾為生,歷經時代更替,現在莎卡蘭務農者已轉為有機耕作,到口社可以享用有機野菜、石板烤肉,也可以嚐嚐樹豆排骨湯等傳統排灣美食。 出了口社村後,有一小段與185縣道共線,很快就會進入真正的單車專用道了,這段單車專用道是由農路及產業道路改建的,除了農用車,其餘機動車輛是禁止進入的。腳踏車專用道路幅約兩公尺,水泥舖面漆上了土色,再仿刻成石塊接縫,剛啟用時可能很滑,經過長年的使用摩擦與風雨侵蝕,現在的路面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摩擦力,但公路胎或雨季時還是要特別小心。這段單車專用道繞著加蚋埔山緩緩上升,離開平原進入山谷中,沿途綠樹成蔭,光蠟樹形成的綠色走廊絕對會讓你停下車來拍照,接近高點處有一座排灣族圖騰雕刻的木造涼亭,與當地美麗的山景完全溶為一體,是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最具代表性的地標,也是中途休息的好地方。 下滑到馬兒部落,轉到山的另外一側,視野豁然開朗,滿山谷的鳳梨田,視線由成排的鳳梨一直延伸跨過屏東平原、跨過高屏溪,一直到達旗山、美濃後方的山區。往北望,中央山脈的先遣部隊就羅列在平原旁,一座座龐大的山體一路往北綿延,最近的一座是庵婆加山,優美又壯碩的青綠山形搭配著藍天白雲,讓人全身充滿陽光與熱血,如果要選這條路線風景最美的地方,那我一定會把票投給馬兒部落這片鳳梨田所眺望到的山野。 離開馬兒部落是一段愜意的緩下坡,在綠色隧道中一路下滑到屏7鄉道右轉往安坡部落,屏7筆直的指向庵婆加山腰的安坡部落,騎在這指向天際的公路上是在台灣西部騎車少有的經驗。屏7鄉道在安坡部落前左轉往北,如果時間許可,可以轉入安坡部落拜訪一下古勒勒工作室、及kai頭飾工作坊。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沿線的雕刻作品都是出自古勒勒工作室。安坡到青山間還有一座排灣族圖騰雕刻的木造涼亭,但因位處鄉道上,比較髒亂。經過青山育幼院後,遠遠地就可望見山腳下的青山部落,沿途有多棟改良式的石版屋建築,部落內還有一座北排灣族文物藝術館,展示北排灣拉瓦爾亞族的各類手工藝品。青山村是最後一站,休息一下,接回沿山公路,一路騎回賽嘉樂園。 如果遠道而來,可以考慮在賽嘉樂園露營,好好地享受屏東的陽光與寧靜。賽嘉樂園有三個營區,分別以營區種植的樹種而命名為光臘樹露營區、樟樹露營區、黑板樹露營區。所有營位都以木板架高,烤肉桌椅、洗手台、衛浴設備俱全,是一個高品質的露營區。要注意的是,這裡夏季炎熱,冬天是最好的露營季節,八八水災後,這裡成了災民安置處所,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暫遷到這裡辦公,賽嘉樂園自100年1月1日才重新對外開放。根據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上的告示,露營區因配合工程施作及環境整治,暫停接受露營申請至100年12月31日止,行前最好與管理處確認最新的規定。 賽嘉樂園的入口,輕航機是當地航空運動的代表標誌。 賽嘉樂園有三個營區,分別以營區種植的樹種而命名為光臘樹露營區、樟樹露營區、黑板樹露營區。所有營位都以木板架高,烤肉桌椅、洗手台、衛浴設備俱全,是一個高品質的露營區。 賽嘉樂園內充滿陽光的草皮山坡
從賽嘉樂園出來右轉就是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的起點,公路上以低矮的護欄隔出了單車專用道,騎乘更安全了。 過了賽嘉航空公園,專用道與沿山公路分道揚鑣,轉入右側的鄉道。
口社橋是八八水災後重建的新橋,綠橘相間的彩繪圖騰代表著部落在向旅人招呼。站在口社橋上望著口社溪,還可以清楚感受到2009年莫拉克颱風對三地門帶來的重創。
口社是一個排灣族部落,舊名莎卡蘭(sagaran),族人稱口社溪為莎卡蘭溪,是族人的生命之源。排灣族傳統以狩獵與燒墾為生,歷經時代更替,現在莎卡蘭務農者已轉為有機耕作,到口社可以享用有機野菜、石板烤肉,也可以嚐嚐樹豆排骨湯等傳統排灣美食。 剛好遇到口社部落的族人辦喜事,祝福這對新人,也祝福這裡的人們。 口社是沙溪林道的起點,八八水災重創了南部許多林道,這條林道也無法倖免。 出了口社村後,有一小段與185縣道共線,很快就會進入真正的單車專用道了。單車專用道沿途都有這樣的標示系統。 這段單車專用道是由農路及產業道路改建的,除了農用車,其餘機動車輛是禁止進入的。腳踏車專用道路幅約兩公尺,水泥舖面漆上了土色,再仿刻成石塊接縫,剛啟用時可能很滑,經過長年的使用摩擦與風雨侵蝕,現在的路面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摩擦力,但公路胎或雨季時還是要特別小心。 這段單車專用道繞著加蚋埔山緩緩上升,離開平原進入山谷中,沿途綠樹成蔭,光蠟樹形成的綠色走廊絕對會讓你停下車來拍照。 接近高點處有一座排灣族圖騰雕刻的木造涼亭,與當地美麗的山景完全溶為一體,是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最具代表性的地標,也是中途休息的好地方。 下滑到馬兒部落,轉到山的另外一側,視野豁然開朗,滿山谷的鳳梨田。 視線由成排的鳳梨一直延伸跨過屏東平原、跨過高屏溪,一直到達旗山、美濃後方的山區。 往北望,中央山脈的先遣部隊就羅列在平原旁,一座座龐大的山體一路往北綿延,最近的一座是庵婆加山,優美又壯碩的青綠山形搭配著藍天白雲,讓人全身充滿陽光與熱血,如果要選這條路線風景最美的地方,那我一定會把票投給馬兒部落這片鳳梨田所眺望到的山野。 鳳梨田後方就是馬兒部落 離開馬兒部落是一段愜意的綠色隧道緩下坡 綠色隧道旁美麗的黃花與楓香 綠色隧道中一路下滑到屏7鄉道右轉往安坡部落,屏7筆直的指向庵婆加山腰的安坡部落,騎在這指向天際的公路上是在台灣西部騎車少有的經驗。 屏7鄉道在安坡部落前左轉往北,如果時間許可,可以轉入安坡部落拜訪一下古勒勒工作室、及kai頭飾工作坊。沿山公路北段腳踏車專用道沿線的雕刻作品都是出自古勒勒工作室。 冬季,安坡部落前的這段屏7鄉道頗有蕭瑟滄桑之美。 在安坡部落前,讓MATTS HFS XT與這出自安坡部落的里程雕刻合影,是最能代表這條單車專用道的一張照片了。 安坡到青山間還有一座排灣族圖騰雕刻的木造涼亭,但因位處鄉道上,比較髒亂。 經過青山育幼院後,遠遠地就可望見山腳下的青山部落。 沿途有多棟改良式的石版屋建築,慢慢騎,不要錯過了。 部落內還有一座北排灣族文物藝術館,展示北排灣拉瓦爾亞族的各類手工藝品。青山村是最後一站,休息一下,接回沿山公路,一路騎回賽嘉樂園,沿途不要忘了往左望,好好地欣賞剛剛經過的大片山野。
坡度分析圖 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 Facebook 留言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