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三度的低溫下回到停車場,雙手幾乎已經凍僵,四周一片白濛濛的雲霧,剛剛連續下坡,以時速三十五公里下滑,速度加上濕度,體感溫度已在冰點以下,雖然帶著長手套,但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。很遲鈍地拆車上架,進到車內還是不斷發抖,遲遲不敢開車。車窗很快就起霧了,只好先搖下車窗,平衡室內外的溫度,打排檔,慢慢開上路。一路開著暖氣回到三星,下車買蔥油餅,雙腳還是不聽使喚的抖著,直到蔥油餅下肚後,情況終於緩解。雖然身體遭遇到急凍的溫度考驗,但是我始終感覺到內心的火熱亢奮,這是一種接近天堂的感覺,天堂在翠峰湖開了一個口,讓我在寧靜中漫遊了一圈,深深地體驗了大自然的力量與美好。大地之母為我充滿了電力,所以身體外表雖然快冰凍了,內心卻一直放射出極大的能量,這能量穿越了時空,一直持續到現在,最後還輻射到你的螢幕前。 翠峰湖是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,位於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,由山區雨水匯集而成,湖的東側有頁岩滲水層,湖水不易蓄滿。9月至11月為滿水期,湖深近7公尺,枯水期在1至4月,大片水草地露出,湖面變成一大一小葫蘆狀。翠峰湖海拔1840公尺,兼有亞熱帶及寒帶氣侯,針葉樹林生長旺盛,隨著四季的變化,變色植物也為翠峰湖妝點出不同的風情。湖區內有多種哺乳類動物,如台灣獼猴、鼬鼠、松鼠等,鳥類更是豐富,常見的有藪鳥、樹鶯、棕面鶯、冠羽畫眉、白耳畫眉、金翼白眉、烏鴉、及鴛鴦等,其中的鴛鴦最具意義,翠峰湖是鴛鴦所分佈的最南限。 翠峰景觀道路,從太平山檢查哨到翠峰湖,全長16.5公里,全程柏油路面,視野開闊、展望極佳,有一段海拔兩百多公尺的上坡,沿途盡是珍貴的檜木林、鐵杉林、扁柏、柳杉等針葉林,林相豐富多變化,因為是無尾路,沿途又無農業開發與住家,所以車輛稀少,路況佳,安全性高,堪稱全省最優的中高海拔景觀道路。單程約需1.5小時。 翠峰湖環山步道,是環繞翠峰湖的環形步道,整條步道幾乎都在生態保護區內,起點在翠峰景觀道路15.5公里處,全長3.9公里,許多路段是昔日運材軌道路線整建而成,空靈的景觀與精彩的生態絕對值會票價。環山步道北邊路段是生態最豐富的地方,但也最崎嶇,而且生態脆弱,最好步行進入,或在解說展示站折回翠峰景觀道路,再由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口進入。單程約需2小時。 平元自然步道,其實是平元林道的一部份,起點在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口1公里處。太平山與大元山以翠峰湖為交界,平元林道在伐木時期是運材軌道,西元1979年改闢為林道,因連結太平山與大元山,所以命名為平元,由翠峰湖至古魯,全長約26公里。禁伐後平元林道使用率低,林務局不再維護,終至全段廢棄,目前古魯段約有兩、三公里可行,而翠峰湖段有0.85公里整建為平元自然步道,土石路面為主,坡度平緩,全程可騎。往返約需1小時。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,起點在翠峰景觀道路終點、翠峰山屋旁,全長約3.85公里,因為擁有廣大的台灣山毛櫸原始林而得名。大部分的山毛櫸屬植物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大陸氣候型的地方,潮濕悶熱的亞熱帶台灣,可以形成大面積的台灣山毛櫸純林,算是冰河時期遺留給台灣的禮物。台灣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,春夏一片青綠、秋天轉為金黃、冬天則有繁華落盡後的寂寥之美。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路面以土石為主,加上棧橋與階梯,前段2.4公里大約百分之九十可騎,後段較地形破碎,步行為佳。如果體力有限,或時間不足,只能選擇翠峰湖附近的一條步道騎,那麼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絕對是首選。如果你從未嘗試過offroad,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絕對會讓你上手,而且一試就上癮!往返約需3.5 至 4小時。(註:2012/12/14拜訪時,在3.1K處遇嚴重坍塌,出步道時,管理單位已拉上封鎖線,計畫近期前往的朋友,請務必先查詢林務局) 要在一天內完整拜訪太平山是不可能的,就算天候許可而勉強為之,也不能盡興,建議依照自己的興趣規劃適當的路線組合。 我們分別在2010/12/09 與 2012/12/14 兩次拜訪太平山,第一次的重點在翠峰景觀道路、翠峰湖環山步道、與平元自然步道,第二次的重點在翠峰景觀道路、與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,這篇遊記是兩次騎讀翠峰湖的綜合記錄。 在第二次拜訪前,我特別向Nikon總代理商借剛上市的全片幅單眼相機D600(我是Nikon攝影學校 Nikon School 的講師,小小使用一下特權),除了找回底片時代的視角、體驗全幅機的威力,也期許藉此神器傳神地記錄下這人間仙境的美麗。 翠峰湖環山步道 從入口的這一小段風景就可預期國家級的步道規格,堆滿落葉的山徑,一生能有幾回騎在這種天堂的路上? 大樹是我的兄弟 滿地的楓葉,冷冽的空氣,暖暖的冬陽,讓人以為置身北國的深秋。 到了解說展示站,展示站是由機關車的油庫改建而成的,站前還留有山地運材的軌道遺跡。 展示站旁有一個兩層的觀景平台,是環山步道上展望最佳的地方。 再往前的路段較崎嶇,幾乎都要扛車前進,生態豐富而脆弱,如果志在騎車,建議在這裡折回翠峰景觀道路,再由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口進入。喜好大自然的朋友,可以從這裡開始步行環湖,深刻地體驗這片瑰寶。 這是集材柱,利用蒸氣機及滑車將附近的木材收集到此,集材柱上還留著當年使用的鋼索。
步道不時的從樹洞中間穿過,這是我鑽樹洞最多的一天。 樹洞與巨木 苔原與白木林 枯木與青苔 在樹洞上的第二代巨木
一大片白木林,可以推斷翠峰湖旁曾經發生森林火災。 如果下雪了,那這棵會是很美的天然聖誕樹。 三代同堂的巨木 再來幾個樹洞與巨木,好像電影裡的夢幻場景 枕木架高的的步道 大約在2.9公里處,從森林中出來,這裡距離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口約1公里,也是平元自然步道的起點。 平元自然步道 這是歲月的書本,地質學家閱讀這些板劈理就可以解開許多隱藏在大自然中的密碼。 解不開密碼也沒關係,從密碼旁騎過也能感受古老力量的加持。 平元自然步道是這次旅程最平易近人的一段 這樣的林道如果能修復到古魯,一定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登山車愛好者競相來朝聖的! 來一些特寫,任何人來到這裡,只要放開心胸,與大自然直接對話,一定都能體驗孤寂的快樂。 0.85公里處,目前平元自然步道的終點,期望繼續開通到古魯。 終點處可以眺望南澳北溪的上游溪谷,望著這溪谷,我想到了出海口的神秘海灘,而南澳南溪源頭的神秘湖旅程也很快地在腦中播放了一遍。 回程,在陰暗處可以看到霧淞凍土。 有木棧道了,Bill高興的騎上去,但馬上就甩尾,怎麼回事?原來,木棧道的表面已經都結冰了,看,冰上還留下車痕,兩旁也都是霧淞。 看,排水溝上的木板結冰更厚實 霧鎖翠峰湖 中午過後,山嵐開始飄進來,最終霧鎖翠峰湖。 剛好可以試試D600全幅機的FullHD錄影,把霧鎖翠峰湖的過程整個記錄下來。(建議選擇720P或1080P畫質,並以全螢幕播放,可以得到最佳的觀賞效果) 觀景平台旁的山壁上,我們很高興的發現冰柱,這是此行想要看的第三個景觀。現在,三個都入袋了。 冰冷又火熱的結尾 三度的低溫下回到停車場,雙手幾乎已經凍僵,四周一片白濛濛的雲霧,剛剛連續下坡,以時速三十五公里下滑,速度加上濕度,體感溫度已在冰點以下,雖然帶著長手套,但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。 檢視單車狀況,整天下來可謂戰果輝煌。 第二次拜訪,回到停車場時剛好遇到雲海大景。 緩慢地拆車上架,進到車內,動作變得很遲鈍,不斷發抖,遲遲不敢開車。車窗很快就起霧了,只好先搖下車窗,平衡室內外的溫度,打排檔,慢慢開上路。一路開著暖氣回到三星,下車買蔥油餅,雙腳還是不聽使喚的發抖,直到蔥油餅下肚後,情況終於緩解。雖然身體遭遇到急凍的溫度考驗,但是我始終感覺到內心的火熱亢奮,這是一種接近天堂的感覺,天堂在翠峰湖開了一個口,讓我在寧靜中漫遊了一圈,深深地體驗了大自然的力量與美好。大地之母為我充滿了電力,所以身體外表雖然快冰凍了,內心卻一直放射出極大的能量,這能量穿越了時空,一直持續到現在,最後還輻射到你的螢幕前。 但願這能量帶給你快樂充實的一年!
坡度分析圖 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 Facebook 留言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