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心靈之路 -
東勢格經玉桂嶺、西勢坑出石碇

東勢格農路-玉桂嶺路-南勢坑路-西勢坑路
進階路線(台北縣)

里程 22km, 總爬升 342 m
旅行日期 2010/09/23
旅行時間 2:45
留言與討論

  

對大多數人而言,東勢格玉桂嶺西勢坑,這幾個台北縣的地名都是很陌生的 ,知道的人少,當然實地拜訪的人就更少了。相對的,開發少、人口也少、車輛更少,剛好有幾條鄉道串起這幾些被社會淡忘的角落,形成這條超優質又絕對寧靜的心情路線。如果,工作的壓力壓得你喘不過氣來、都市叢林的生活節奏讓你感覺身不由己、密集的人際關係讓你喪失了自我、財富-名利-地位-權力讓你深陷泥沼、心中的垃圾多到溢出來了,那麼,立刻踏上單車吧!踩進這條心靈路線,找一個寧靜的角落,為心中的大浪找到出口,在騎行中慢慢思考自我的定位。

攤開台北縣地圖,石碇雙溪口經菁桐、平溪、十分到瑞芳的106縣道是車友的熱門路線,剛開始嘗試中距離郊區路線的車友可能從台北騎到菁桐、或十分。體力成長後,會再騎上106縣道的高點再轉五分山氣象站。挑戰級的車友會結合南深路、106縣道、102縣道,及汐平路來構成一條三倍風櫃嘴的天堂路 ,或者,利用石碇到坪林的豐田道路(106乙),再加上坪雙路(北42)、雙柑公路、雙泰產業道路、及宜蘭的大溪產業道路(宜1),變成一條跨越台北宜蘭的三「雙」滿貫路線

把目光焦點移到地圖上106縣道與坪雙路(北42)中間這塊區域,許多農路與鄉道交雜在這片山區中,利用106縣道、豐田道路(106乙)及坪雙路(北42),再加上乾溪路、番子坑農路、及北43,就可構成一個環繞這片山區的路線,我稱它為金三角。金三角比較適合進階的健腳者,對於中距離路線的車友,或者只想離開人群、享受孤獨、享受自由,以便整理思緒的車友,就在106縣道的下方,隱約有幾條鄉道及產業道路,構成一條平行的路線,這就是由東勢格農路玉桂嶺路南勢坑路、及西勢坑路構成的自由心靈之路。建議利用鐵路局的雙鐵服務,單車裝袋,搭平溪支線火車到雙溪,這樣不只增加旅行的樂趣,區間車的車廂也是很適合整理思緒的地方。如果時間充裕,也可在猴硐跳車,先來段猴硐三貂嶺的戀戀山城之旅。不方便利用火車的朋友,還是可以利用106縣道與自由心靈之路構成一個小環形路線。

行程記錄
12:22 平溪出發 (H214)
12:44 東勢格派出所
13:36 玉桂嶺一號橋
13:42 玉桂嶺大峭壁
13:53 南勢坑路西勢坑路口 (H292)
14:34 西勢坑路高點 (H433)
14:56 西勢坑路接上106乙(H194)




搭平溪線火車常常有許多驚喜,火車迷常常可以在這裡體驗許多從主線退役的車種,例如,沒有冷氣的普通車廂大概只有支線與南迴線區間車還在使用了。這次運氣不錯,看看這車廂,那特別的圓形拱門,也許你會像我一樣大聲驚呼「光華號」,在驚喜之餘也不小心透露了年齡的秘密!如果你不知道光華號,恭喜你,這表示你還年輕,拜一下Google大神吧!(註:感謝網友Openfish兄的指正,這車廂很像光華號,但其實是柴油自強號退役改裝的,兩者的差異在光華號的車窗比較窄,是依照當時的座位距離設的,而且可以上下開啟)

106縣道的白鶯橋旁就是北43起點,從這裡正式踏入自由心靈之路。離這裡最近的平溪線車站是嶺腳站,如果需要補給,平溪站比較充足。看到那藍鵲的招牌嗎?雖然那是咖啡館的招牌,但也說明了東勢格、玉桂嶺這一帶地廣人稀,生態豐富,是賞鳥者的天堂。寬大的藍天、仁厚的大地、清麗的山水,正好洗滌滿覆灰塵的心靈。

即使三五好友約騎,仍然可以享受自由的遨翔與心靈的孤獨。

隨著地景的變化,常常帶給沈思的心靈不同的啟發與創意。

斑駁的舊橋總是引人駐足,讓人親近、放鬆,後方的建築是平溪淨水廠

淨水廠讓我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場台北市大淹水,那是2001年的納莉颱風,在風雨中的清晨醒來,打開窗戶查看樓下的情況,驚見停在戶外停車場的車子已經淹水到了半個輪胎高,趕緊下樓將車子開到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,走回家時水已淹到大腿高了。過了幾個小時附近全部停電,備用發電機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也掛掉,這下子不只電梯停擺,連水也停了,日常生活大亂。這樣不方便的生活持續了好幾天,一開始不免有抱怨,但很快地就發展出一套新的生活模式。較大的孩子跟著我來回幾百階的樓梯到一樓提水,較小的孩子拿著小臉盆設法在窗台接點雨水,洗米水留著洗碗,擦澡後的水留著洗衣服,最後再沖馬桶。孩子的功課都自動地在天黑前完成,晚上就著蠟燭吃晚餐,家人的距離更近了,心中也充滿感恩。十點不到,全家已經在客廳打地鋪就寢,很難想像颱風來時還必須開著冷氣睡覺,不到24小時以後,竟然能在台北市區體驗到微微的涼風。這停電究竟是福是禍呢?科技、文明的發展方向是否需要修正呢?供電恢復後,生活又回到往常的軌道,但那不是正常的軌道,因為幸福感降低了!

沿著北43往南,右邊就是慈母峰孝子山一帶的山區,這俊俏的山峰從地圖上研判,應該是中央尖

從北43南下到尾端有一個T字形路口,這裡要右轉過橋,直行是往火燒寮的番子坑農路,可以一直通到北42坪雙路。這座橋是火燒寮溪匯入芊蓁林溪的地方,橋後方的階梯上去就是東勢格派出所,一處幽靜的休息補給點。

過了東勢格派出所後很快又是一個叉路,直行是紫東產業道路,我們要右轉東勢格農路

東勢格農路旁,新舊融合的土角厝。

休息時,同騎的朋友總是會聊到某某人的近況,我依稀記得,多年前就有幾位朋友直嚷著「再做幾年就要退休了」,但多年過去了,這些朋友也都還在位子上。原來以為這是四十歲徵候群,但仔細思考,這是內心的掙扎,一個人被他的工作判了有期徒刑,刑期是法定的退休年齡,心裡面想著再服幾年勞役就要逃獄了。但,既然有能力逃獄,何不立刻行動呢?是安穩、富足、地位讓一個人變得沒有勇氣,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幾年以後!問題是幾年以後真的就會有勇氣打破這枷鎖嗎?更重要的是,誰能確保自己有「幾年以後」呢?

沿途有許多隱密的溪景,唯有慢行才會發現的!

過了平溪鄉、石碇鄉界碑後改稱玉桂嶺路,白色恐怖時期,玉桂嶺因為鹿窟事件的餘波,有多人被逮捕,使得這裡的空氣中始終飄著一股淡淡的哀愁。這地區原來的行政區是「玉桂村」,後來因為人口嚴重外移,最後被劃歸到石碇鄉的豐田村,從此「玉桂村」在地圖上消失。雖然村名消失了,但美麗常在,「玉桂嶺」一直是山友熟悉的名字,現在,這名字也慢慢地進入一些追求絕對寧靜的車友腦中。

在玉桂嶺路與南勢坑路相接前約750公尺,左側溪谷中有一座古樸優美的古橋,這是建於民國四十二年的普渡長生橋

這是玉桂嶺路與南勢坑路交接處。左側是玉桂嶺路,右側是南勢坑路,騎到這裡要來個一百八十度迴轉,如果直直往前衝,大約1.7公里就會到達106縣道永定橋。

轉入南勢坑路,過了玉桂嶺一號橋後300公尺,一個大轉彎後就會被眼前巨大矗立的峭壁所鎮攝。

據說這是北台灣最大的沙岩石壁。當你站在這裡,一定會問那石壁上的坑坑洞洞是如何形成的?這可是立面的壺穴地形,應該是地質學的一大奇蹟!原來這一大片石壁應該是在河床上,因河水侵蝕形成大小不等的壺穴,後來整片河床因為板塊運動的作用被撕裂推升,才會形成這稀有的立面壺穴地形。

一路緩升,南勢坑路是條無尾路,直行只能碰壁,所以途中要轉入西勢坑路。

西勢坑路上,永定溪支流清澈見底,溪水中還可見長長的水蛇悠遊。

進入西勢坑路後還是一直爬升,部分路段坡度稍陡,但一下子就挺過去了。

慢慢的接近西勢坑路的高點,高點前是連續的髮夾彎,髮夾彎常常是絕佳的瞭望點,剛剛還騎在裸露的石壁旁,現在石壁已經在我腳下,遠方那令人讚嘆的山峰應該是平溪三尖之一峰頭尖。

每次的長途單車旅行,或者高難度的越嶺,因為行李容量與重量的限制,都會一再逼迫我們思考,什麼是必要的?什麼是想要的?人們真正需要的不多,但想要的很多。我們努力的追求財富,以換取我們的需求,又因更多的需求,繼續追尋更多的財富,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被財富與需求所綑綁。在社會普遍的價值中,財富與需求就代表著我,但這是大多數人眼中的我,真正的我又是什麼?去掉財富、權力、名利、地位後,那個被包裹在裡面的赤裸裸的我又剩下什麼?想通了嗎?爬坡時思考有助於忘記頭部以下的痛苦喔!

來到西勢坑路高點,回望一路騎來的悠悠山路。

過了這優美的山壁,就開始急下坡。

從路面的狀況來看,這段急下坡使用的人不多。在許多地圖上,西勢坑路也是一條無尾路,無法延續到石碇的106乙。我只在Garmin的新版地圖上看到西勢坑連接102乙的實線,不知會不會被擺道,下這段陡坡時,同行朋友的小折是用牽的,我心裡直低估,等一下是否還要一路龜回來?

最後這一段有許多叉路,最好事先定好航線,或跟著我的軌跡走。在這個路口,Bill就是順著下坡的趨勢往右轉而被電召抽車回來。

九寮子埔一帶的土角古厝

最後一段陡下的水泥路,從路面的狀況判斷,這產業道路完成不過幾年。

望見北宜高速公路了,高速公路下方就是106乙縣道,我的目光焦點一直停在對面沿著山勢而上的優美山路。GPS地圖上顯示這山路有個很美的名字「七分尾道路」,心中已經開始規劃何時來拜訪了。


地圖、路線、軌跡、航跡及拍照地點
(地圖上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,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,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,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)

坡度分析圖

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 (請在左側連結按右鍵,選擇「另存目標」,副檔名為.gpx)

  


Facebook 留言板
[回首頁]         [ 留言與討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