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屯山系西麓絕色的慢活密徑
楓樹湖-三板橋-大屯溪古道-八連溪
20090910

距離 107.8km, 總爬升 1224m
均速 14, 極速50 km/h
騎乘時間 7:42, 旅行時間 11:45
留言與討論

  

打開Google Earth瀏覽北海岸的地形及公路,你會發現山脈及溪流呈扇狀由陽明山區向海岸輻射,而大部分的公路也順著山形呈扇形分佈。扇形外緣的公路是淡金公路及基金公路,扇形的內緣,在西側是101縣道。

將滑鼠移到大屯火山群的西麓,zoom  in,在 101縣道右側還有許多產業道路在山谷間穿梭,將這些產業道路串連,就形成一條幽靜的單車路徑,其中經過較有名的景點是楓樹湖、三板橋、大屯溪古道、與八連溪,春天有櫻花,夏天有溪水,秋天有楓葉,車輛稀少,處處溪瀑,空氣清新,居民步調從容,真是一條絕色的慢活密徑。

進入河濱的自行車道往淡水,在圓山看到了耶穌光,上天在歡迎我去拜訪他的密徑。

關渡,綠油油的稻秧是上天給的第二個歡迎訊號。

五分溪到貴水二溪間的自行車道拓寬整修已經一段時間了,聽工人說就要驗收了。

過了紅樹林捷運站,轉上登輝大道,再右轉101縣道。過了「北3」與101縣道的丁字路口,經過「天元宮」後,注意右側,「淡水鎮金花石蒜專業區」的招牌,從這裡進入我們第一個目的地「楓樹湖」。

「楓樹湖」真是一個很美的地名,「湖」並非真的湖,而是形容這裡是長滿楓樹的山凹谷地,遙想先民爬上附近的山區,望著長滿楓樹的谷地,山風吹來,一大片樹海迎風飄逸,因而取了一個這麼美的地名。

轉入楓樹湖,道路兩旁遍植櫻花樹,春天這裡是很棒的賞花路線。

現在,雖然沒有整片的楓樹林,但放眼望去還是整片綠海。


好有生命力的樹形配上面天山優雅的山形,騎到這裡一定要停下來。

時速12公里慢遊,體現心境

產業道路沿著楓樹湖的外延而行,由一條大屯山群的支脈上到鞍部,再沿著另一條支脈而下。

我選擇從產業道路轉入巴拉卡公路(101甲),出發前在Google Earth看到,巴拉卡旁有些小徑可以通到下一個目的地三板橋。進入巴拉卡後往下,每遇右側有叉路都會停下來對照GPS上的地圖,有些路是地圖上有的,但地圖上是死路,有些路甚至地圖上都沒有。就這樣一路下到北新路(101線道),在這裡呼籲Garmin的圖資更新要加油了。

進入北新路右轉往三芝方向,注意右側有「青山路賞櫻」的路標,右轉進去。原來,這條在地圖上沒有名字的道路是叫「青山路」。

進入青山路後又恢復了悠閒寧靜的步調,羊蹄甲的花瓣灑落滿地

就地取材的防風石牆

沿路有「三板橋」的指標

雖然沒有金針花海,但金針花夾道也別有一番風味

絲瓜花也引人駐足

山、雲、與花,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

在如詩的綿綿細雨中抵達三板橋。三板橋是三級古蹟,過去是三芝、石門、金山通往淡水必經要道,負擔著先民運送茶葉、染料、橘子的重擔。清朝道光年間,福建同安人林永來此種茶,見道路常因大屯溪溪水氾濫中斷,涉水困難,乃出資興建此橋。

三板橋利用溪中大石為中央的橋墩

另取長石堆砌兩旁的橋墩

橫跨溪谷的四段橋面為三塊石版排列,故稱三板橋

橋下的巨石與小溪瀑

如何?小地方也有大美!

過了三板橋約400公尺,就是大屯溪古道的產業道路。

右轉進入產業道路後就開始爬坡了,右側遠方應該就是菜公坑山及小觀音山。

產業道路從一座民宅旁經過,民宅內有三隻惡犬衝出來,我老遠就準備了石塊,配合氣笛,終於將惡犬逼退。

過了民宅後,路面嚴重毀損,要小心前進。

產業道路在芒草與樹林中上升,有幾段路面較完整,但長了青苔

不久,來到一處路面較寬闊的溪谷,溪谷中的溪瀑美極了,這就是我一路帶著大型三角架騎來的原因!




從路面下到溪中約兩公尺,不高,但要注意溪石表面濕滑,尤其帶著攝影器材,一泡水就完了(除非你想換器材,而女王又不通過預算!)

這裡溪瀑有好幾層,不同角度取景又有不同的美,讓人流連忘返。

吸飽了芬多精,拍到滿心喜悅,擦乾攝影器材,往下享受輕度Off Road的樂趣。

雨勢開始變大,水滴順著安全帽的弧度匯聚到前緣往下滴,雙肘尾端的雨滴隨著車行速度往後甩出、形成美麗的拋物線。不想穿雨衣,這樣的雨中騎車雖然有點不方便,但揮別酷暑還蠻舒服的!

這裡的農民很有藝術天份,以大地為畫布,用枯樹在田中作畫。

前方就是八連溪上游的山谷了

隔著八連溪,遙望對岸清溪路(北11)的梯田與農舍,離台北這麼近的地方有著與世無爭的恬適與安詳。

緩坡進入河谷,青山路右側有條不明顯的山路,這是紅葉谷瀑布步道的入口,這條步道不好走,但瀑布很美,沿途有許多美麗的溪瀑,深秋時還有紅葉,如果你玩地理尋寶(geo cache), 找一下「NEI GAN WATERFALL 」,這個寶藏就在裡面。深秋時一定要進去走一趟。

再往前就是這裡的地標「西內甘宅橋」了,這一帶的道路較複雜,如果你帶了有導航功能的GPS,應該可以搜尋到「西內甘宅橋」這個地標,將其設定為目的地。

橋下就是八連溪的溪床



順著青山路往上爬,到了三芝鄉示範公墓的牌樓,這裡有許多路線可以選擇,公墓旁的布蓬路有指標往三芝,查看GPS上的地圖,我選擇直行青山路繼續往上爬升接上屏山路(北15)。為什麼要繞遠路走到這裡呢?兩個原因:轉入屏山路後往上爬,很快就看到真武寶殿的牌樓,注意牌樓後那直上的陡坡,我就是來看看那陡坡的,下次再到北海來,這裡可能是目的地之一。

順著北15直下,接上北18(隆山路)左轉,這裡有美麗的梯田,這是第二個繞道的原因。

看清梯田裡種的作物嗎?是荷花!

怎樣?江南景象重現三芝,值得吧!

進三芝,轉101縣道回淡水,帶一杯咖啡到淡水河旁,賞山水、觀遊人,好好的犒賞自己!

回程,在竹圍,上蒼為了鼓勵我又送了最後一個禮物,耶穌光,您真是幽默啊,有始有終!

地圖、路線、軌跡及拍照地點地圖左上角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,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,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,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

路線圖

坡度分析圖

GPS航跡檔、軌跡檔(GPX格式)

  


Facebook 留言板
[回首頁]         [ 留言與討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