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如果從台北過來,可以走舊台五線接鄉長路,右轉鄉友街,再接華新一路。如果從基隆來,或者新台五線走習慣了,可以從百福社區進來,走堵南街,右轉253巷,沿著基隆河爬上山坡不久,就會來到友諒產業道路的起點。 友諒產業道路沿著鹿寮溪(又稱友蚋溪)左岸而行,華新一路則沿著鹿寮溪右岸穿越幾個大型社區往上游。 這兩條沿溪而上的道路會在友諒一號橋會合,過橋後不久右側有一條叉路大成街,可以通往馬陵坑(請參考http://bike.ericchen.info/20071204.htm)。 繼續前行到國三高架橋下方, 這裡就是友蚋生態園區的入口 『蚋』以漢字解讀為「內有虫」,友蚋有豐富的昆蟲物種。 友蚋這一段的俯視圖 目前的鹿寮溪是處於封溪保育的狀態 往前到興化橋前,可以欣賞綠意盎然清澈見底的溪谷風光 過興化橋後,右側有一座暗灰色的古橋,古橋大約建於日領中期,當時的運媒鐵路在此跨過鹿寮溪通往另一個媒礦坑口。古橋是這一地區在三0年代繁華的象徵。 歷經滄桑,洗盡鉛華,退盡胭脂的古橋,彷若步入中年後,路上再次偶遇初戀的情人。 古橋對面有一個隧道,通往另一個礦區,目前已變成生態區 隧道壁由紅磚砌成 隧道外別有洞天 從這一頭回望隧道,有古樸的美感 隧道口右側溪谷有壺穴地形,但光線陰暗,溪畔濕滑,觀賞時要小心。 沿路有蠻豐富的林像 天雨,小徑是由鵝卵石鋪設而成,不敢貿然騎乘上溯,只有牽著YUKON步行一段,實在太美了,溪谷內的時間慢慢流動著,人世間的紛擾被阻斷在隧道外,這裡就是陶花園了! 走出隧道,繼續越嶺的探索 復興國小旁,臨溪畔的步道 沿著鹿寮溪繼續往上游騎, 石公潭,潭水清澈 愛泳人在這裡成立了晨泳會 休息及更衣設施都不錯,天氣好的時候應該可以騎到這裡來游泳。 即使天氣寒冷,還是有些愛泳者在水裡享受 石公潭對面的坑道 過石公潭後開始爬坡了 前方是位於「新山」旁的「十四坑山」 華新二路爬升到海拔240公尺後接上瑪七產業道路,再往上的這一段上次瑪陵坑上風櫃嘴有走過,坡度不小,努力踩踏到海拔350公尺,萬里五指山的丁字形路口,往右轉,走七分寮農路翻越七分寮山 越接近山頂,雨勢越大 騎到雲裡了 海拔434公尺,越嶺路段的最高點 一過最高點,路況變得很差,兩邊可能是不同的單位維護的。 路上坑坑洞洞,積水、裸露的石頭,只能小心的慢慢下滑。 漸漸的,兩旁,開始有住家,路況也變好了。 接上萬崁公路(北28),右轉往崁腳 七分寮山往下滑的路線在右下方,由右下往上方走的是萬崁公路 崁腳,悲情的村落 還記得幾星期前的抗議新聞嗎? 老天好像在為崁腳的老居民悲傷,這一帶的雨勢特別大,路旁有間土地公廟,就在這裡躲雨兼休息,吃午餐了! 泥沙濺滿整台YUKON,鍊條與齒輪有奇怪的磨擦聲,變檔也不順,土地公廟旁剛好有水龍頭,向土地公致意後,幫YUKON洗澎澎。 繼續循著萬崁公路前行,來到與北28-1(太和路)的交接處(海拔53公尺),迴轉走北28-1往上爬坡,一路爬升到海拔196公尺,這裡是一個丁字路,往前是大坪產業道路,我取道右邊的麗水路往大鵬。 原來想,從裡開始就可輕鬆享受了。沒錯,滑得很過癮,但東北季風夾著不小的雨,雖然穿著長車褲,但下半身還是覺得冰冷! 眼尖的朋友可能在前面的照片中就已發現我今天帶了一個馬鞍袋,裡面是裝什麼呀?其實裡面只有一個急救包,主要是來金山裝鴨肉回家孝敬戶長的! 鴨肉攤附近太吵了,騎到稍遠一點的地方,找到一家沒有營業的攤位,坐在攤位旁的椅子,就啃起了鴨翅膀,街上的遊客紛紛對這個高級流浪漢行注目禮,我也邊享受鴨翅、邊微笑,笑看人生,放下! 路線圖 坡度分析圖 GPS 軌跡檔 , Google Earth 軌跡檔 (請安裝 Google Earth 就可觀看詳細的路徑與地形結合圖,並可以播放旅程空中遊覽) Facebook 留言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