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昨天晚餐後商討今日的行程,原來的規劃是到日月潭或埔里,考慮東北季風增強,這段路的後段又是爬坡,海拔600到800公尺,估計爬坡時應該是夜騎的時段,困難度及危險性都很高,所以決定改變路線,將今天的目的地設定在台中或豐原,有三種走法:直接走台19、慢慢轉台1線北上、繞遠一點到台3經南投北上,今天視狀況再決定走哪條路線。 吃完健康、營養、充滿愛心的早餐,在祝福聲中出發。第一個目的地是朴子配天宮。 朴子配天宮,早年為三級古蹟,因過度整修,破壞了古蹟原貌,而遭到除名,現在是縣定古蹟。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(西元1687)。據說有位東石人士,林馬,篤信媽祖,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,在家中祭拜。迎回神像的回程,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,便歇腳休息,附近居民得知此事,商請停留幾天,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,可是數日後,當林馬欲啟程返家,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,擲筊問卜之下,神明表示要永遠鎮守在此,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;剛好廟旁有棵樸仔樹,所以作為廟名,稱作「樸樹宮」。之後聚落以配天宮為中心向外發展,故朴子舊稱「樸仔腳」,即是得名於此。 同治4年(西元1865)重修工程,廟方將廟名取意「配享千秋馨香、功參天地造化」而更名為「配天宮」。日治時期(西元1915) 第四次修建,由漳州名師陳應彬主持,採用「對場作」的方式,並首開日本官方之補助台灣廟宇修建之例。 元宵節結燈花是配天宮百餘年來最具特色的慶典,這與清朝時嘉義出生的水師提督王得祿有關。王得祿自幼喪母,由兄嫂許氏撫養成人,嘉慶十八年(西元1813)王得祿為報許氏養育之恩,呈奏敕封為一品夫人,皇帝允奏並賜邀赴京觀賞宮內元宵花燈,但因許氏年邁,不便長期跋涉,王得祿便向皇帝懇辭,皇帝感其孝心,乃敕賜元宵節於提督府自行燦結燈花,以供其兄嫂觀賞,後來王得祿將燈花移至配天宮,藉此祝賀媽祖,且供民眾欣賞,燈會便成為配天宮的元宵節傳統。 配天宮中庭有一棵四季蘭,是民國九年,前往湄洲謁祖進香時祖廟所贈移植,與樸樹雕刻而成的鎮殿媽僅一牆之隔,靈氣相通。樹齡逾八十年,枝葉仍茂盛,據說信徒若有病痛,只要將痛處在樹幹上磨擦,即可痊癒,所以此四季蘭被喻為靈樹。 離開朴子市區,馬上感後到東北季風強大的威力,一大早就騎不太動,在田野間行進的平均速度大概只有10km/h,慢慢騎到朴子旁六腳鄉的蒜頭糖廠。 蒜頭糖廠建於西元1906年,日治時代曾是全台第三大廠。民國90年納莉颱風造成廠區淹水,製糖設備嚴重毀損,因而停止製糖業務。今日蒜頭糖廠結合台糖特有的五分車及原來廠區的特有文化,規劃為兼具休閒、文化、思古的「蔗埕文化園區」。 在這裡可以搭乘五分仔小火車出遊,列車從蒜頭車站出發往太保、南靖方向行駛。 園區完整保留著就時糖廠工作及生活的軌跡,舊式廠房、日式房舍、以及許多四、五十年代政治時空下的產物,看著這些景物,彷彿時光倒流回到小學時那個單純的年代。 車站旁的防空洞 機房 介壽堂 日式宿舍 在蒜頭車站拿到許多嘉義縣光觀局編印的觀光摺頁,有介紹嘉義各地著名小吃的、有介紹各地景點的、有介紹民宿的、還有介紹海鮮餐廳的,內容很詳盡,要給嘉義縣光觀局拍拍手。 蒜頭車站的工作人員極力推薦我們要嚐嚐六腳的名產蒜頭餅,離開糖廠後,我們就直奔六腳市區的這家餅店,蒜頭餅有蒜味,但吃起來並不辣。 這幾天東北季風增強,今天一上路就飽嚐逆風之苦,所以決定不走台19,漸漸往內陸走,希望風勢小一點。 選擇先走157線道北上,這樣等級的道路車較少,兩旁的田野風光佳。 逆風下騎車很耗費體力,也較沒有前進的動力,只好讓有名的小吃挑動味蕾轉換成踩踏的力量,努力地騎進新港,直奔奉天宮前的生炒鴨肉羹。鴨肉羹的鴨肉是以蔥、蒜、辣椒、五印醋等大火爆炒後,再以筍絲、鴨骨湯烹煮、勾芡、譜出鴨肉鮮韌順滑的口感,香脆味乾的筍絲更有提味的效果。 繼續沿著157線朝溪口前進,嘉義縣的觀光摺頁上介紹溪口有家三十年的「溪口傳家香菇肉羹」老店,沒有招牌,使用埔里香菇,再加上嚴選的後腿肉所醃製的肉羹,還有精心調製的湯頭。就這樣流著口水騎車,騎進溪口,遍尋不著,問當地人,回答說不知道有「溪口傳家香菇肉羹」這家店,不死心,問了第二位,他告訴我們,有家賣肉羹的,但只做早市,應該已經收市了!頓時前進的動力削減了一半,抱著遺憾,離開溪口,慢慢進入雲林縣。 第一個經過的雲林縣鄉鎮是大埤鄉,酸菜的故鄉,大埤所出產的酸菜品質優量,產量全省最大,約佔總產量百分之八十五,這裡還剛興建了全國唯一的酸菜博物館。 繼續騎到斗南,在這裡接上台1線。進入市區後,受到建物的阻擋,風勢終於減小。肚子提醒我們,午餐時間過了,就在斗南吃午餐吧。 Daniel憑著印象,帶我們到這家位於斗南舊市場邊的「米糕甲」,是一家超過六十年的老字號米糕店 達官貴人也是吃這個長大的喔! 今天的午餐,「筒仔米糕」獨特的米糕風味,讓人食指大動,排骨湯裡的排骨香軟,湯頭鮮美,米糕的絕配! 經過東北季風一個早上的蹂躪,我們決定走台1線北上,台1線沿線的市區較多,進入市區時風勢會變小,可以稍解逆風之苦。 經過莿桐,到西螺,印像中西螺的名產是醬油,沒有吸引味蕾的東西,直接走外環道,上溪洲大橋過濁水溪 過橋後就是彰化縣的溪洲了,在溪洲經過了正新輪胎的溪洲工廠,現在YUKON用的就是正新的26x1.5內胎,也許這就是他的出生地。 一直騎到北斗,進超商補充能量,還是一樣,綠豆蒟蒻,我的最愛,退火又好吃。 繼續北上,騎了一百公尺,Jimmy就喊停,原來他發現了新大陸 - 北斗肉圓,肉圓一粒才10元,貢丸湯一碗也10元,這是當然要吃的啦! 話說北斗有「三員」而名聞全臺,警員、教員和肉圓。 北斗的肉圓有別於彰化肉圓,彰化肉圓皮薄餡多呈圓形,北斗肉圓外型較小,為三角形,內餡只使用竹筍及豬肉,吃起來滑Q細嫩。 北斗是肉圓的發源地,過去生活困苦,貧窮人家普遍以番薯籤為主食,北斗范氏家族供奉三山國王神壇,范萬居看到許多來求神看病的信徒都餓著肚子,就將番薯磨成粉漿裹著筍子及糖分給大家,當時稱為「粉丸」。後來范氏族人又參雜胛心肉到餡料,產生了最早的鹹味肉圓。 漸漸進入中部的人口稠密地區,建築物漸密集,季風的威脅稍減,可以衝刺的時間也跟著增加了,漸漸將今天的平均速度往上拉。 進入彰化時已天黑,剛好是下班時間,不止車多擁擠,道路品質也很差,一路顛簸,真想把避震器打開! 寒意漸漸深了,停下來等紅燈時就會感覺到寒意,路上的機車騎士都穿著厚外套,我們的短袖短褲顯的很異類。 穿過烏溪,沿著大肚山麓經烏日進入台中。今晚住哪裡?還沒定案,但太陽餅是一定要買的,GPS設定自由路,跟著GPS走。 到了自由路上太陽餅店最密集的地方,問題來了,哪一家是最正統的太陽餅呢?猶豫間看到這個攤子及招牌,有五十五年歷史的麵嫂老攤 先享受晚餐吧!進入巷內,咦!難道我誤闖了四次元世界中的時光甬道,回到了六十年代?還是到了新舊交雜的上海? 湯麵,有阿嬤的味道,在配上兩顆自製的手工丸子,不愧是五十五年的老攤,味道真棒! 再加上這些看了就會流口水的小菜,阿!一天的勞累全消了!小心你的鍵盤不要淹水了! 老闆、幾位伙計、顧客們都對我們的單車、裝備、旅行計畫、經歷等都很有興趣,輪流的提出許多問題,我們也樂於邊享受美食邊分享旅行的計畫及沿路的故事,這真是環島中的美妙時光。 用完晚餐已經八點半了,問老闆最正統的太陽餅店是哪一家,「下午六點就打烊了」,只好到老闆介紹的第二老的店去。買太陽餅時,碰到兩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,不斷詢問我們的環島計畫,他們也很想環島,只是一直抽不出時間! 買完太陽餅及豆乾,想要休息了,就在台中投宿吧!住哪裡呢?我們的住宿條件很簡單:乾淨、平價,如此而已。聯想到花蓮不錯的住宿經驗,在GPS中搜尋國軍英雄館,賓果!就在附近。台中國軍英雄館的外觀比花蓮大許多,不知道價錢會不會三級跳?進去問問吧。 三人房1500元附早餐,還可將單車牽入房內,太好了! 梳洗完,Jimmy買來啤酒及沙士,和著新鮮的千層豆乾愉快的下肚。環島行程已近尾聲,我已習慣這樣每天移動的生活方式,雖然開始想念家人,但還真想繼續多旅行一段日子,也許,將來能全家一起騎車旅行一段時間。 坡度分析圖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