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一覺醒來所有的疲憊都消除了,又是一尾活龍。雲層還是很厚,但雨停了。 在旅店樓下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,悠閒的朝第一個目的地 - 花蓮海濱自行車道出發,我們從南濱公園開始進入自行車道。 從南濱公園眺望海岸山脈的北端 南濱公園內的自行車道 車道旁住家利用漂流木及石頭布置的可愛圍牆 單車出租也搞裝置藝術喔! 進入北濱公園,大山大海的子民,真的很悠閒。 詩情畫意的「曙光橋」 印象中,花蓮自行車道的宣傳好像都少不了「曙光橋」,所以每個人都要在此留下回憶。 辛苦的YUKON當然也要來一張solo,馬鞍袋為乾,但又怕下雨,所以拉出雨套,但不整個覆蓋,利用單車前進產生的風力來乾燥。 順著自行車道一直騎到花蓮港餐廳後方,開始折到花蓮縣文化局園區,想要參觀2007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。到達園區剛好有幾位師傅在現場雕刻大型的石雕。 橋後方就是位在美崙台地上的松園別館,
松園別館是日據時的建築,建於民國32 年,
曾經是日本軍官休憩所,神風特攻隊出征前,都會來此接受日本天皇賞賜的「御前酒」。 回花蓮市區找捷安特保養車子,這家捷安特就位於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門口前,看起來並不專業,請老闆將前後煞車皮都換掉,2x8會跳齒,老闆說是鍊條的問題,要換新的,剛好大家的鍊條都需要潤滑,就請老闆推薦一罐鍊條潤滑油,向老闆借WD-40噴鍊條及大盤除鏽,稍微乾燥後,再噴潤滑油。 這樣處理後就不在跳齒了,離開後車友告訴我在台北換同樣的煞車皮一對是250元,這位老闆竟然算我300元,前後兩對就多賺一百元,跳齒的問題也顯示老闆太不專業了,更扯的是,後來車友到高雄的捷安特直營店,店內員工告訴我們這位老闆賣我們的潤滑油其實不適合用在鍊條上,而且,店內員工還告訴我們,這位老闆幫Daniel換變速線時還將其中的一個小零件弄丟了,真的是大爛店!奉勸車友千望別到這家捷安特,還是到直營店較有保障。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,以前是花蓮酒廠 在花蓮工作應該很悠閒 人還是屬於自然的,有木頭結構的房子看起來就很溫馨! 連廁所招牌都有創意,就是喝酒的紳士上的廁所,沒有喝酒的請到旁邊解決 連垃圾桶都是酒瓶造型,不會只有酒醉的人才可以丟吧。 溜達了一個上午,該離開花蓮市了。下一個目標,緊鄰花蓮市的吉安鄉,吉安有一座很有名的三級古蹟寺院 - 慶修院。 慶修院,前身為興建於西元1917 年的「真言宗吉野布教所」,是日本四國奉祀真言宗的移民所建,主神為弘法大師、不動明王及毘沙門天王。 日治時期,日本人有計畫的向台灣移民,取四國吉野川之名,在原七角川荳蘭社建立「吉野移民指導所」,下轄吉野、豐田、林田三村。吉野村就是今日的吉安鄉。移民引入真言宗的信仰,也移入了日本的佛寺建築,建立了「吉野布教所」。 外觀是日本傳統的寶形造,四週有迴廊 日本戰敗後,布教所由居民接管,正堂改奉祀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。 手水舍,日本社寺之前為民眾參拜前潔淨身、心、意的地方。 戶外的佛像 院內遍植各式花草樹木,環靜清幽、雅靜的布置流露著典型的江戶風格。 慶修院主祀之一「不動明王」,是密宗五大明王首尊,容顏威猛,是大日如來的忿怒身。 弘法大師,九世紀入唐留學,返日後創真言宗 這是主體建築的礎石,刻有當年來自四國農業移民的姓名,有向神佛祈求庇佑之意。 巡行四國八十八處靈場,是日本密宗的重要傳統,因路途長達一千三百公里,遂有於寺院內集中設置刻有八十八所寺院主尊的小石像,提供不便者參拜。 吉安鄉也有自行車步道,是由鄉道整理而成的,車道旁有一座蠻特別的忠烈祠,表現的手法很直接,陸海空三軍全包了! 切回台九線,找到一家號稱幾十年歷史的山東麵館,店內家具看起來讓時光倒流了三四十年, 點了一道很特別的餐點「煎麵」,另外又點了一盤炒高麗菜,一盤一百元的菜卻只夠三個人各吃兩口,菜價真的是xxx, 煎麵還蠻特別的,味道也不錯,就是青菜少了點.. 接下來兩個目標是鯉魚潭及豐田,一個在西方,一個在南方,午餐時決定先往豐田,在視情況決定是否到鯉魚潭露營。 跨過木瓜溪,算正式離開花蓮市的郊區了。 大山下更凸顯出人的苗小,在彈丸之地內爭名利又是何等XX! 鯉魚潭就在山谷中。 過了木瓜溪,一路往南,就會來到「豐田」,現在已經沒有「豐田村」這個行政區,但是壽豐鄉當地人依然習慣統稱豐山、豐裡、豐坪三村為「豐田」。 豐田位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,農村風光水色,街巷筆直、格局方正,田野寧靜,有著濃厚的日本農村味道。 壽豐鄉文史館,由日治時期風田移民村警察廳重新翻修而成,館內展示各式老農具,一幅一幅老照片描述著豐田的故事。 文史館已成為當地社區營造中心 電腦教室,古建築與現代科技匯流 豐田有著花蓮地區最豐富的日本移民遺址 碧蓮寺,前身是大正三年八月所興建的豐田神社。日本人設立神社的目的就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人民敬神的精神,是國家重要的教化機制。當時的豐田村,每年六月五日均舉行盛大之例祭,移民們均須參與全村大掃除以示誠敬之意。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改稱碧蓮寺,供奉佛祖釋迦牟尼,同祀不動明王。 雖然已經沒有豐田這個行政區了,但還是有豐田車站 口袋公園對面的紅豆餅,Jimmy的最愛,紅豆西施也認為我們是爸爸帶孩子出遊,只是Daniel的身份為何?uncle嗎?紅豆西施「粉」害羞,一拿出相機就走避.... 吃完紅豆餅,能量又上身了,決定繼續往南走,到下一個目標,林田山。雖然不知道今晚落腳何處,但,林田山有一個令人嚮往的咖啡廳,喝了咖啡再說吧! 一路往南,也開始有些爬坡路段,經過前三天的鍛鍊,大腿好像已經由雙汽缸升級為四汽缸了,能量源源不絕的往前衝。 過壽豐溪,到鳳林鎮前天色已黑了,打開車燈繼續趕路,到萬榮右轉往山上騎,剎那間,直覺好像闖進了黑澤明的電影中。 到了林田山園區入口,五點五十五分,警衛說包括咖啡館在內的所有設施都關閉了,再過五分鐘園區大門也要關閉了。問我們從哪裡來,知道我們遠從台北慕名而來,通融讓我們進去逛一逛。警衛人很好,我們就徵詢他可不可以在裡面露營,警衛說「也是可以的啦,但不可以鬧事喔」,「沒有問題,騎車很累,我們沒有帶小米酒,倒頭就睡了」。好心的警衛帶我們到一所廢棄的國小,還告訴我們哪裡有洗手間,才離開。 操場上的司令台是理想的露營場所,昨晚騎過新城村時,經過一座廟前有一做戲臺,有想在戲臺上露營,但沒付諸實行,今晚就真的睡司令台了。 將車及行李都抬上司令台,稍微安頓下來,這時才想到水已經所剩不多,晚餐也沒著落,本想在咖啡館晚餐,沒有準備任何食物。 幸好,我帶著瓦斯及蜘蛛爐,用個人鍋具煮開水,飲水問題就解決了。 晚餐呢?昨晚買的一包花蓮薯及一包曾記麻糬都各剩半包,和著熱開水下肚,伴著清風、明月、蟲鳴、及山中的靈氣,吃了一頓很特別的晚餐。 飯後,開始架營帳,這裡的螢火蟲,常常將我們的手電筒誤以為是求偶的對象,往手電筒撞過來。 司令台上方的雨蓬很大,應該可以擋住露水,所以就不搭外帳了。我們帶了一個四人帳,一個雙人帳,這樣睡三個人,加上一些裝備,睡起來會很舒適。如果三個人擠在台灣規格的四人帳中,就會很擁擠,除非在高山上,平常露營最好可以睡的寬鬆點,睡眠品質才會好。 Daniel及Jimmy都在洗手間中洗了冷水澡,我沒有勇氣嘗試,只用冷水沖洗小腿上的沙土,再用冷水擦拭全身,這樣也覺得蠻乾淨了。 女兒打電話來問旅行的情況,聊完後換小兒子來撒嬌,望著遠山模糊的輪廓,呼吸著滿山的靈氣,九點不到,就鑽進帳棚裡寫筆記,今天真幸福! 夜色讓萬物慢慢沈寂下來,有幾種蟲鳴慢慢的凸顯出來,漸漸地,依稀聽見遠方的流水聲,雲層很大片,覆蓋整個天空,滿月穿透雲層微微的露出,可見雲層不厚。 半夜醒來,透過紗網往外看,隱約可以看見星星,雲層漸漸開了,希望明天有個好天氣。 坡度分析圖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