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連續兩天騎山路,今天應該騎平路休息一下了。還沒有騎過社子島、及淡水河左岸,今天就以這兩處為目的地了。 沿著觀山河濱公園、接大佳河濱公園,再轉進百齡河濱公園,從百齡橋跨越基隆河到左岸,沿著左岸騎,經過洲美橋下以後,進入一段普通道路,這是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少有的方式。 不久,再度回到河濱的自行車專用道,從這裡開始,可以眺望關渡平原及更遠方的北投山區,完全跳脫以往的視覺經驗。 在驚豔中到達社子島的尾端,基隆河在此匯入淡水河,這裡有超廣角的360度視野,除了原先一路欣賞的關渡、北投在北邊及東邊,在南邊可以看到五股、蘆洲一帶的濕地,西北邊有觀音山,拱型的關渡大橋也在北北西的不遠處。 市政府用心地在車道旁設立了大型的涼亭,涼亭旁還有單車架,方便旅者在此休息及觀景。 沿著淡水河右岸繞社子島的西南邊,準備跨越淡水河到對岸看五股濕地,先碰到重陽橋,沒有牽引道可以上去,只好繼續往南騎,一直南下到台北橋才看到牽引道可以過橋。一路上都沒有告示牌標示如何到對岸,以前縣市是藍綠分治,所以許多連結沒有做好還情有可原,現在同屬一個政黨治理,也應該要加速整合了! 騎過台北橋,到另一端的三重,在橋頭愣住了,這一端的單車牽引道好像還沒完工,只能從行人階梯扛車下去。 進入三重後,想要趕快跨越河堤回到岸邊,可是岸邊的道路在施工,連道路都過不去,更別題要跨過河堤了。是該展現方向感特長的時候了,抓著東北邊的方向,在巷弄中往岸邊靠近,終於在重陽橋前接上環河北路,不久,找到入口上到河堤,看到河岸內有道路,河堤上也好像可以走,沒有清楚的告示牌,依據台北市的經驗,選擇進入岸內道路騎乘。岸內的道路也是沿著河堤邊走,但走到一半,前方的道路都淹沒在水中,雖然數十公尺外又看到道路,但不曉得這一段積水有多深。考慮了一下,牽著單車往河堤上方爬,河堤斜度約有45度,河堤上的阿嬤看得直張嘴!人爬起來都很困難了,還牽單車。 從過橋後,到被迫牽車爬河堤,對台北縣自行車道的映象越來越差。 沿著河堤走,進入五股濕地,招潮蟹在濕地的地面上橫行,小白鷺、蒼鷺也在旁覓食,夜鷺則害羞的藏匿在草叢邊上。從五股濕地看社子及關渡,又是另一番風景。 沿著左岸一直騎到八里,這一段路的品質都不錯,在八里搭船到淡水吃魚丸加肉包當早餐,店內有許多車友,大家邊吃邊哈拉。 回程在外雙溪匯入基隆河處左轉,沿著河邊的自行車道往上游走,最後從雙溪公園出來,走自強隧道回家。 從自行車道的建設,可以看出一個地方文明的進展,台北盆地內溪流旁的自行車道已慢慢成型,期盼來日路網遍及全台的自行車道! 路徑與地形結合圖 路線圖
|